分享

广州北站大动作!周边打造高品质生态居住区,引入29号线,周边盘2万/㎡左右

 goldolive 2018-09-17

广州北站周边开发又有新进展,继去年安置区控规获批进入实施,日前,位于广州北站西南侧的大陵片区规划,在广州市规委会上审议通过。


广州北站新城效果图


据了解,大陵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距离广州北站3公里,距离区政府6公里,将临新街河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居住片区,滨水一线控高45米,临绿地一线控高60米以下,向街区内部逐渐升高,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天际线。沿河建筑塔楼面宽控制在40米以下,预留视线通廊。


规划背景:北站片区东、西广场正在征拆


早在2015年,广州市政府就批准北站周边10平方公里区域为土地封闭运行区,明确大力支持广州北站地区规划建设。


按“轨道交通引领产业集聚”的思路,10平方公里北站地区规划将采用TOD发展理念,形成圈层式布局,启动区以商业商务办公、会展服务等为主,新增居住用地位于外围地区。如今整体方案已基本稳定,结合开发时序,北站地区将分批次上报。



目前,北站东、西广场1.26平方公里正在征拆,控规已批准实施的安置区也在同步建设,为平衡资金成本,实现滚动开发,花都近期重点推进大陵片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大陵片区:

大陵片区位于花都区新华街,东至广清高速,西至天马河,南至行政区界,北至工业大道,在广州北站地区西南侧。距离广州北站3公里,距离机场13公里,距离距离区政府6公里。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


据介绍,规划范围内现状多为大陵村集体用地及工厂工业用地,共涉及29宗已批行政许可用地,以国有工业用地为主,涉及用地面积约23.5公顷。除西部天马河为禁建区,天马河沿岸为限建区外,其余基本为适建区。


规划范围大部分为建设用地,中部及西部沿河涌分布部分耕地。基本农田约4.7公顷,位于规划范围西部,规划为农林用地与道路。


现行控规以农林用地、居住用地及中小学用地为主,建设用地面积53.85公顷,建筑量60.55万平方米。



布局居住:规划居住人口2.57万


本次规划片区居住人口2.57万人,总建筑面积110.11万平方米。利用自然景观,沿新街河、自然山体绿地等布置居住用地,容积率为2.8,并按规范完善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


依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共配置公共服务设施82处,比现行控规增加63处,包括一所老年人福利院(养老院)、两处农贸(肉菜)市场、一处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其中,教育设施方面,片区将配套一所48班完全中学,一所36班小学,一所24班小学,可以满足片区中小学生就学的学位需求。还规划了3处12班幼儿园。



在本次城市设计中,还引入了“混合开放社区”的规划理念。即居住功能与商业、文化、配套等功能混合布置,实现由住区资源共享向街区资源共享的转变。


东部片区靠近北站核心区,在商业服务基础上完善居住配套,是大陵片区的生活活动中心。

西部片区则发挥景观环境优势,在居住主导的基础上完善设施配套,强化景观优势。


地块北部则沿工业大道集中布局商业、商住复合功能用地,容积率为3.5,打造留用地集中统筹区(留用地容积率超过2.5的部分由区政府统筹)。



景观绿化:沿河形成带状公园


位于新街河畔,大陵片区拥有不错的景观资源,本次规划共落实绿地、水系面积26公顷。不仅保留现状山体,形成中央公园,还将沿新街河、天马河、大陵河布局“五纵三横”带状公园,实现主要公园绿道间距在500米左右,还有多条垂直于新街河及天马河的沿街及住区内部通廊,强化滨水景观向街区内部有效渗透,塑造“蓝绿融城”的街区生态风貌。


五纵:包括区域层级的天马河滨水绿带、南北向楔形滨水绿带,以及三条沿街线型绿地,最大化发挥新街河对片区的景观生态辐射优势。


三横:则包括区域层级的新街河滨水绿带以及两条沿街线型绿地,提高新街河的景观渗透。



不仅如此,为呵护生态景观,沿重要生态界面还将采用退台式建筑设计,并控制地块建筑间口率(主要用于建筑物布局的判断,以满足区块内通风的要求,来改善区块内的微气候环境),弱化建筑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丰富滨水空间环境。


按照要求,滨水一线建筑高度控制在45米以下,临楔形绿地一线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向街区内部逐渐升高,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天际线。沿河建筑塔楼面宽控制在40米以下,预留视线通廊。


道路交通:规划“三纵三横”骨架路网


规划拟对大陵片区的路网部分调整。在干道骨架维持不变的基础上,形成“三纵三横”的骨架路网。东西向的工业大道、滨江路等主干路网保持不变。南北向优化与白云区衔接,优化并拓宽槎神大道线位。


同时,还将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的理念,加密支路网系统,形成内部微循环交通系统。调整后,道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1.98公里,较现行控规增加41%,高于规范标准。


征求意见阶段,市交委曾提出,北站地区属于花都区重要片区,出行人口需要较大。根据广州市总规最新成果,预测2020年花都区常住人口为140万,2035年常住人口为210万,在这个人口规模下,花都区应定为大城市。


而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涉及规范》,建议万人公交车拥有量采用800人一辆标准车的标准,同时据此标准对公交车站场规模需求进行校核。


该意见被市国规委采纳,对交评部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为提高公共交通供给,规划配套设施方面,增加2处公交始末站。规划还增加4处社会停车场,共计提供800个泊位,其中公园片区兼容的停车场拟采用地下建设。



规划给出的交通影响分析显示,经过调整,区域路网整体运作平稳,相关节点运作也较稳定,基本可以支撑大陵片区整体开发。


市住建委还曾建议,结合地铁29号线大陵村站及商业中心等,在控规中补充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优化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及相互连通布局。


规划部门回应,地铁29号线线位尚未确定,本次规划不表示该线位,相关地下空间的内容等下一步线位稳定后统筹考虑布局。


周边房价:普遍2万/㎡,但,房源不多了…


目前,北站片区在售一手楼盘已不多,一个手都能数过来,而且目前有货的并不多。不过,房价还是比较笋的,普遍在2万/㎡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北站旁大型楼盘祈福天龙苑二期本周末将推出新货,或将缓解区域缺货状况。


广州北站周边项目详情

(来源 :广州花都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