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访书小记

 苏迷 2018-09-17

  姚一鸣

  这次来苏州目标明确,就是要寻访苏州的旧书店。

  先去的是纽家巷十方书屋。进门见一模样憨厚的中年人在整理老照片,屋内电脑旁坐着一妇女正在扫描书影,这应该就是十方书屋老板蒋刘生夫妇。彼此打了下招呼,问老蒋有没有民国老期刊?老蒋说真不凑巧,收到的老期刊都上拍了。他一般周二出去进书,到周末才回来,固定客户周五都会来挑书,剩下的就上网拍卖。我说没关系,就在店里翻找起来,先看中大东书局1951年再版本《可扬·延平木刻选》,复本有四册,问价时老蒋说,昨天网上拍了一本,就算你三百吧。这批版画书是他上周收来的,本来想整体出售给苏州一书友,但苏州书友仅挑了一本,所以我才有机会捡漏。

  在一排民国书的架子底下,翻出了一本凤子主编的《人间世》第四期,失面底,但修补得十分工整,封面牛皮纸上铃有“黄俊东”印章。黄俊东是香港著名藏书家,他的旧书怎么会流到苏州?老蒋说黄俊东曾处理过一批旧书,品相都较好,但拿到东西后才发觉有多本修补过,这本《人间世》就是这批书中的一本。

  再往前走,来到文学山房。一边架子上全是线装书,标价挺高。正在书架巡视时,看见江澄波先生正在内间忙碌,看他还如此精神,不由感叹。对江老说以前在北京听过他的课,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江老讲不记得了,提起往事,他又来了精神,直叹息以前生活困难,卖掉了不少好书,现在想收都收不到。听说我是从上海来的,他兴奋地说以前在上海买到过不少好书……说到这里,他立刻像个孩子似的,眼里放出光来。

  从平江路纽家巷出来,去了不远处的观前街。看了下地图,苏州古旧书店离开不远,便信步前往。原来苏州古旧书店在地铁出口旁,经过重新装修开业的苏州古旧书店,面貌焕然一新,苏式装修风格和疏朗格局使其别具书香韵味,一楼和二楼都是卖新书的,三楼是卖旧书的。三楼分割成了三间,有二间都是二手书,还有一间是线装碑帖之类,稍微好点的民国书都放在玻璃橱内,标价也挺高。沿着书架一遍遍寻找,找出一本《寒山寺志》,一看书后用铅笔标的价格,又放了回去。又看到近二十本上世纪五十年代《译文》,封面都很漂亮,但书后没有标价。继续巡视,总算找到一本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人美的《怎样画漫画》,还有上海古籍“宋词别集丛刊”《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1985年8月版),价格也合适,就买下了。开单时,看到边上有几本北京版“图画本中篇说部”,有《摩合罗》《胭脂》《虹桥赠珠》,由董天野绘图,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版本,品相一般,但标价才六元一本,便全部收下。

  正巧遇到书店老板,彼此聊了几句,他说现在旧书生意难做,收不到好书,又指着架上一套三联版《金庸全集》说,有人出二千他都没卖。我却心里有点悲凉,想着许多年前也曾来过苏州古旧书店,满架的旧书都极其价廉,现在回想起来恍如隔世。

  阿英的《苏州书市》就有详细描述:“苏州书市有三中心。自察院场至饮马桥一段护龙街,为旧书肆集中地。自察院场至玄妙观,为新书市场。自玄妙观广场折入牛角浜,为小书摊。护龙街东段、东大街、大华路、闾邱坊巷,亦各有一二家。上海书价昂贵,且精品不多,故余每喜往苏购取。晨间自北站乘快车,凡一时零十四分,即可到达。觅定住处后,雇车进城,至察院场。于是,始文学山房,依次而松石斋、存石斋、来青阁、适存庐、觉民书店、艺芸阁、宝古斋、灵苏阁、集成、勤益、琳琅阁、振古斋、欣赏斋,一路访书,直达饮马桥。整个上午,完全耗之于此……”阿英此文刊于1938年5月9日《文汇报》副刊“世纪风”,距今已八十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