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7个「炒菜习惯」,正在毁掉一代中国人的健康!

 渐近故乡时 2018-09-18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当属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大家对于做菜也十分有讲究。那么,问题来了。


食材怎么挑最新鲜?

怎么搭配才更有营养?

怎么做味道才更好?


然而,没想到的是,那些你精心挑选、搭配的食材,却因为你的那些“坏习惯”给搅和,甚至带来了“致癌”隐患。

 

动图来自SOOGIF


关于做菜的这「7个坏习惯」,正不知不觉地伤害着我们最爱的家人。



习惯1:锅冒烟了才放菜


动图来自SOOGIF


「等锅里的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这句来自长辈们的叮嘱,小编至今还记忆犹新。

 

但是,这句话放到现在的生活方式来说,是错误的。


因为,老一辈食用的是粗榨油,而现在的食用油一般是经过了精炼,大量容易“冒烟”的杂质已经被去除,烟点比价高。

 

如果真到了“油冒烟了再放菜”,油温已经是非常高了。油温过高,不仅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还容易造成食物本身的营养流失。



习惯2:不刷锅,直接炒下一个菜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膳食研究报告称:


1. 炒菜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丙烯酰胺(2 类致癌物)越多。


2. 炒菜油温越高,出来的食物颜色越深,产生的有毒和致癌物会较多。


此外,食物烧到焦糊了,或炒完一个菜不刷锅,直接炒下一个菜的话,附着在锅表面的焦糊残渣,被再次加热时,就会产生有害物质。


所以,炒完一个菜时,最好把锅刷一遍再炒下一个,以防有害物质增加。



习惯3:炒菜时不开油烟机


动图来自SOOGIF


众所周知,厨房油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据研究,女性从事烹调的时间越长,患肺癌的风险就越大。

 

因为烹调时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大量油烟,而正是这些含有许多刺激性物质的油烟,会损害我们的呼吸系统、皮肤等


此外,还可能引发一些不良症状,例如:恶心、鼻喉不适、头晕胸闷等,这一现象也被称为「醉油综合征」。

 

特别是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有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哮喘、炎症。



习惯4:用油不讲究

 


人们为了追求美味,经常食用一些未经精炼的毛油,比如:「土榨油」,它含有较多杂质、且烟点低,因此,油烟更易泛滥。

 

当这些产品缺乏监管,往往会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的情况,而黄曲霉素正是1类致癌物质。


习惯5:反复用油

 

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路边摊的煎炸食品,但却每次都被父母唠叨说:这些油不健康,都不知道用了多久了。

 

以前还不以为然,如今才发现这些被多次利用的油里,确实含有许多上次煎炸时各种残留的有害物质,

 

这些油脂如果持续受热,还会继续产生一些致癌物,比如被大家熟知的苯并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的 1 类致癌物。

 

不仅如此,使用过的油已经发生了氧化,若存放不当,更容易变质。



习惯6:盐放得特“猛”

 

动图来自SOOGIF


“重口味”,一直是被营养专家所诟病的问题。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数据显示:

 

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每天为 10.5 克。

 

65% 的成年居民食盐摄入超过了 5 克的每日限定量。


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胃癌的发病风险,并更易导致患中风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小编在此奉劝各位,还是赶紧改掉「重口味」吧。



习惯7:煎炸食品吃太“猛”

 

动图来自SOOGIF


总所周知,煎炸食品口感更好,但它却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煎炸、烧烤等烹饪方式的温度通常超过120℃,对于一些土豆 、馒头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淀粉类食品来说,用这种烹饪方式,更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因此,煎炸、烧烤类食品,还是少吃为妙。



7个小建议,这样做菜更健康


动图来自SOOGIF


1. 多蒸煮炖,少煎炸烤;炸东西可用空气炸锅,能减少油的使用量,同时,要注意控制时间、温度。

 

2.避免食用多次利用过的食用油。

 

3.合理控制盐的摄入量,改掉「重口味」。

 

4. 不要等到锅里的油明显冒烟了才放菜进去;合理控制火候。

 

5. 别懒,记得刷完锅,再接着炒下一个菜。

 

6. 炒菜的时候记得打开抽油烟机,做完饭也不要马上关抽油烟机,待厨房里的油烟味散尽才关。

 

7. 高温爆炒煎炸可考虑用棕榈油、椰子油、一级花生油;凉拌可以用橄榄油;普通炒菜可以选用常见的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请珍惜那个为你做饭的人


看完这篇文章,无论你是不是厨房的掌门人,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小编都希望你把它分享出去。


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提个醒,让大家都远离这些不健康的做菜习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