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在国外会败给 WhatsApp?”这个问题本身就继承了国人一贯的两国论思想 即: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外国两个国家 但是事实上 国外有许多国家 许多市场 WhatsApp和微信两家到了美国一起扑街 一起输得底裤不剩 WhatsApp在美国不光比不过Facebook的Messenger 更是比不过苹果的iMessage 连Snapchat都不如 简直愧为美国的公司 倒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霸占了欧洲市场以及连带的新加坡、香港等地 更不要说以上提到的所有产品到了日本都被Line吊着打 韩国市场霸主则是Kakao Talk 很多时候这些产品之间的差异真的没有那么巨大 最典型的就是Kakao Talk和Line 简直不知道是谁山寨谁 各个主要国家/大洲都有不同的喜好 有些时候这个和产品的功能没什么关系了 能做到中美欧日任意一块的压倒性交流App 谁的功能设计都不会差 要说谁拔尖地好 那也不大可能 很多时候就是讲究个先来后到 交流软件 第一个站稳脚跟的 一旦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 就很难被后来者快速取代 毕竟交流软件最重要的就是用户基数 Line、微信、Messenger、iMessage都是2011年发布的 那刚好是智能机开始普及的时候 事实上是同步发展的四个App 而事实上也就分别占满了日本、中国、美国三大市场 WhatsApp倒是2009年就发布了 也曾在美国风光过一段时间 但是当时诸如黑莓和诺基亚等上一代品牌还在享受最后的辉煌 人们沟通的模式也依旧是前智能机时代的短信+电话 WhatsApp事实上只是一个单纯的免费短信应用 虽然发布得早 但是并没有真的抢占先机 随着自带庞大用户基数的Facebook的Messenger和苹果的iMessage在2011年发布之后 WhatsApp在美国马上被打的丢盔弃甲 逃到彼时短信资费贵的要死现在依旧贵的要死的欧洲才活了下来 这还得感谢欧洲自己不争气 完全培养不出苹果Facebook腾讯这样的大型IT公司 现在WhatsApp在拉美以及印度的活跃都是沾了其在欧洲各个宗主国庞大的占有率的光 你说WhatsApp设计简洁、开启迅速也好 Wechat功能强大也好 都是表面上的差别而已 诸如某高票说的微信的诸多罪状中 很多都是交流软件共有的 Messenger/iMessage等一样可以随意建群聊 有很多只是用一次 完成一个小组任务就不再用了 Messenger/iMessage/WhatsApp/Line更是都可以设置信息是否已读 有些还是强制显示的 更加逃不过社交的压力 某高票答案只攻击微信的发明是文明的一大挫折 有失偏颇 大概只是见识太少而已 你说欧洲人都用WhatsApp真的是因为它设计地多么完美吗? 日本人都用Line真的是因为Line设计地多么高级吗? 那我的欧洲朋友和日本朋友怎么到了美国全部转投Messenger和iMessage的门下? 说到底 这个地方的民众用的是什么 你到了这就会也用什么 这就是个入乡随俗的事情 你开始用一个即时通讯App的原因断然不会是“我货比三家之后发现这个App XXXX 深得我心” 而是“我的朋友们都在用XX App” 毕竟通讯App说到底还是用来通讯的 它设计地再好 没人用 还不是本末倒置 所以待的地方多了 你的手机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 但是呢 用开了之后 某些人可能就会开始合理化自己的选择 顺便看不起别人 什么XX更高级 XX更安全 XX更快速等言论就出来了 把微信或者是WhatsApp单独拉出来批判一番的高赞答案们 看着都尴尬 而通讯App的市场发展到现在 势力范围早就划好了 使用习惯也养成了 谁都别想把谁给吃了 现在各个主要通讯App与其说是靠性能在渗透进别家的成熟市场 不如说是靠国家之间的交流 这就不是区区的通讯公司可以掌控的了 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