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云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长篇童话《米米亚氆氇猫》获第三届全国“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大奖赛金鲸奖,并获第十届“丁玲文学奖”。 本文是廖少云女士为《金子美铃全集》所作书评。她说"作为一个写作者,年近半百之人,我不羞愧说出我爱她——金子美玲"。 能够在有生之年读到金子美铃的童诗,是我人生的一件大幸事。 犹如聆听到天使的歌唱,阳光穿透云层般的照耀,清泉般的洗涤,久久仰望天空,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与其它时候不同的是,跟随美铃的歌,回到的童年,真实而丰富。 《庙会时节》 搭好了花车 海边也设了冷饮铺 后门的桃子红了 莲池的青蛙欣喜若狂 考试昨天也结束了 薄薄的丝带也买好了 就等着庙会来了 就等着庙会来了 看这一首,《庙会时节》:大人们搭好花车,搭起了冷饮铺。红桃子和绿池塘里的青蛙,也都准备好了。而小孩子呢,考试结束了,漂亮的丝带也到了手。一切恰恰好,天地间荡漾着喜悦,就等着庙会来了。
《月亮和云朵》 在天空旷野的 正中央 月亮和云朵 突然相遇 云朵匆匆 来不及躲闪 月亮也匆匆 收不住脚步 哎呀,对不起啊 月亮满不在乎 踩过云朵 匆匆而去 云朵也淡定自若 被月亮踩过脑袋 却稳坐如山 使劲儿吆喝 这一首,《月亮和云朵》:天空的旷野里,两个家伙相遇了,猝不及防。一个来不及躲闪,一个收不住脚步。这是云朵和月亮的相遇吗?也许是,也许不是。然后呢,月亮满不在乎从云朵脑袋上踩过去,云朵呢,虽然心波荡漾,满肚子遗憾,却要装作若无其事。 似是简单的记述,似是散漫的絮语,但于我而言,金子美铃写下的一首首短短的童诗,就像从一块大水晶折射出来的光斑,穿透一个世纪,将来自天庭的诗意,投映在我心上。 这块水晶就是金子美铃的心灵,它像一座中继站,传递来自天庭的光和美,真与善。 我有些想不通,是因为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天光照映,使她写出一行行如此美妙的诗句;还是她本是天使,被拣选后派往人间,以凡俗的烈火炙焚,让她吟唱出凡人能听得懂的语句。 如非天使,怎会有如此浪漫想象?
你读读《看不见的城堡》:斜阳向晚,小王子带领随从,从山野中狩猎归来。远处有牧人吹奏笛子,有羊群咩咩。 城堡近在眼前,窗户里漫出金黄的灯光,也许一场盛大的舞会已经开始,也许豪华宴会正在进行。多好啊,十二行诗句,比几千字的童话,更让人浮想联翩,带领你飞得更远。 当然,除了喜悦、幻想,还有小小心灵感受到的悲伤、寂寞,这是童年世界的真实存在。天使的歌声里,并不回避这些。 比如《麻雀妈妈》:小孩儿捉住了小麻雀,自然是又得意,又满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妈妈看到了,自然很高兴。那么,小麻雀的妈妈呢?站在屋顶上,一声发不出来。悲伤的呻唤,焦灼的呼喊,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呀。 两个孩子,一个是猎手,一个是囚徒。两位母亲,一位无限喜悦,一位无比悲伤。 不用长篇大论说教,但凡读过这一首小诗的母亲,都会被唤起慈悲,当自己的孩子俘获小动物的时候,都会轻轻上前,掰开他细细的小手指吧? 作为一个写作者,年近半百之人,我不羞愧说出我爱她——金子美玲,你是迄今为止,我最喜爱的诗人。她画家的天分、音乐家的韵律,产生魔力,轻而易举把我带回去童年。 你看,“肥皂泡一样的月亮”“若在乡村/会远远看到海上的晚霞/有人牵着黑牛回家”,多么精当的比喻,多么美好的诗意。你看,《紫云英园》《乒乓球》《不认识的阿姨》那普通生活场景中的浓浓暖意。你看,《老母鸡》、《跳舞的娃娃》中的悲悯…… 幸与你相遇,金子美铃!你这位天使,你的歌声,带我找到返回童年的路径,而我相信,那路径的终点,是我降临这个世界的地方,那里,离天庭只有一步之遥啊。
作为日本童谣诗彗星的金子美铃,就是为孩子们吟唱最美歌谣的缪斯。从她的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童年的无忧无虑,尽情地驰骋我们的想象力,去飞跃人世的苦难与荒诞,在金子美铃的一首首歌谣中,我们找到生活的尊严和勇气,让孩子回归本该有的美好童年,更能够让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人世的苦难。 写童谣要有慧根,要心无尘埃,这对人的境界要求是很高的。比一般的诗歌都要高。美铃涤荡了尘埃,心灵是无比纯净的。她的童谣应该给每个孩子、每个大人读一读。美铃的诗歌,不但可以抚慰孩子,也可以治愈我们这些有点糟糕的大人。
|
|
来自: 王浩然 > 《中外作家、诗人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