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经》选读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方 2018-09-19


杯小茶说



星/期/四

一起抄写、诵读《茶经》


上周四,我们一起学习了《茶经》第二章“二之具”,介绍的是唐代茶叶采制的工具。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茶经》第三章“三之造”,讲的是茶叶制造的方法。


这一章节篇幅不长,杯小茶同样整理了原文、译文和注释,一起来看看吧!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jué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yǐng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 人靴者蹙缩然,犎fēng牛臆者廉襜chān然,浮云出山者轮囷qūn然,轻飚biāo拂水者涵澹dàn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dèng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liáo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tuò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shāi簁然;有如霜荷者,至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jué状委萃cuì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 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àodié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àodié,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zāng,存于口诀。




第三章:茶叶采制


采茶都在(唐历,与今农历差不多)二月、三月、四月间。


肥壮如笋的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石碎块的土壤上,长达四至五寸,好像刚刚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茎,清晨带着露水采摘它。次一等的芽叶(短而瘦小),生发在草木夹杂的茶树枝上,从一老枝上发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选择其中长得挺拔的采摘。下雨天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叶,把它们蒸熟,捣烂,压模,焙干,最后穿成串, 封藏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茶的形状千姿百态,粗略地说,有的像胡人靴子皮革的皱缩纹;有像犎牛胸前的褶皱起伏;有的像浮云出山,团 团盘曲;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漪;有的像陶匠筛出细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润泽;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茶。有的叶像笋壳,枝梗坚硬,很难蒸捣,所以制成的茶叶表面像箩筛;有的像经霜的荷叶,茎叶凋败,变了样子,所以制成的茶外貌枯干。这些都是坏茶、老茶。


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衰萎状,共八个等级。(对于成茶)有的人把光亮、黑色、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这是低水平鉴别方法。把皱缩、黄色、凸凹不平作为好茶的特征,这种鉴别方法也不高明。若既能指出茶的佳处,又能道出不好处,才是最会鉴别茶的。为什么呢?因为压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着茶汁的就皱缩;过了夜制成的色黑,当天制成的色黄;蒸后压得紧的就平整,任其自然的就凸凹不平。这是茶和草木叶子共同的特点。判断茶的好坏,须将要领法则常编成口诀记忆。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薇、蕨,野菜名)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丛薄:灌木、杂草丛生的地方。)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 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臆,指牛胸肩部位的肉)者廉(廉,边侧)(襜,帷幕。意为像牛胸肩的肉,像侧边的帷)然,浮云出山者轮囷(轮,车轮,囷,圆顶的仓)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竹箨,竹笋的外壳)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籭、簁相通,读音亦同为,皆为竹器)然;有如霜荷者,至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 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土地低下处叫坳,小土堆叫垤。形容茶饼表面的凸凹不平)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否,贬,非议;臧,褒奖),存于口诀。


今日茶话


这一章的制茶方法,可以联系上一章的制茶工具一起学习哦~



----- 今日荐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