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头可不是应为年纪,制作普洱熟茶时,人工渥堆发酵,发酵过程中经过反复不断地翻,茶叶会分泌出一些果胶来,因为果胶是比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叶就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疙瘩,实在难以解开就单独拿出来作为老茶头了。是普洱茶生产过程中衍生副茶小类。 老茶头干茶色泽为红褐色,紧结如小疙瘩、小团子状,外形自然卷曲,大多为不规则团状,明亮干净并无其它依附物。老茶头比起正常普洱熟茶,有更加优异特点,老茶头非常耐泡,因发酵程度和存放时间相对要重、长一些,造成老茶头茶汤清澈红亮、厚重柔滑。 好的老茶头可遇不可求,他的魅力掩藏在发酵工艺中,喝下去细细体悟个中滋味,冲泡老茶头是一门技术活。 水 古人认为水为茶之母,好茶须用好水冲,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谈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泡好老茶头需要用好水,用不同的水冲泡会有不一样的口感,我们都知道水分硬水,软水。泡茶水好与否,关键在于水的PH值和钙镁离子含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越少越好,也就是水的硬度越小越好,就像纯净水里什么都没有。水硬,会与茶内物质反应,形成络合物,对茶汤影响极大。即便不冲茶,在壶内煮水,也会形成白天,钙化层。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水中含氧量,含氧量决定了水的活性,能不能更好的激发老茶头,虽然氧气在冲泡过程中对茶产生的作用和变化还没有具体的科学家做出解释。但回想古人热爱的山泉水,应该是在流动的时候与空气碰撞的比较多,这样的水含氧量比较高 老茶头更适合PH值7.1~7.4之间的弱碱性水冲泡。 器 器为茶之父,好的茶器能更好承载茶,帮助茶和水的融合。首先要选择自身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高温冲茶时,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溶出释放味道或金属物质茶器,也可叫惰性茶器。高温的瓷器,以及紫砂壶,都是很好的选择,但不要妄想茶器可以改变老茶头的性质,他们只是物理的调和了一下茶汤,其他不会发生改变。由于老茶头对水温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选择铁壶,陶壶为煮水器,有助于提高水的基础温度。 壶型,我更推荐胎壁较厚,球状保温性能较好的紫砂壶来冲泡。 泡 备好用具和水,接下来就来享受老茶头吧 老茶头要醒,醒茶是泡茶的关键一步,新入手的老茶头,要先放到陶罐,或紫砂罐中醒几日。冲泡前,再从罐子内取出,放在茶则上,醒一会。 冲泡时,选用坐壶法,滚烫沸水内外浇透紫砂壶,再投茶,通过用壶温醒茶。老茶头成块,不好打开,茶叶里的物质溶出较慢,醒茶很为关键。 冲泡过程中必须全程保持高温有利于茶叶物质的溶出,保证每一道冲泡都用沸水淋壶,保证壶的温度。煮水手法上,选择定点低斟,大水柱迅速浇入 冲泡是赋予老茶头的第二次生命。值得注意的是,注水后加快盖上壶盖,再用热水封存壶盖与壶身的夹缝处,使得主泡器变成一个高温密闭的环境,保持壶内温度,收敛住茶气的同时宜于老茶头香气、滋味和陈韵的溢出。 每一倒的出汤时间则需茶人对老茶头具体了解,只有熟悉,才可以掌握灵活,出汤快则茶汤寡淡,出汤慢则浓烈无比。同时注意每一道茶汤时间都相对适当延长,把行茶曲线变成稳健的线条。 老茶头的冲泡需要慢慢琢磨和体会,希望老茶头凝结的是茶人对茶的喜爱,是茶人成长的沉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