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残守缺”或许才是人生真谛

 吴守防 2018-09-19

“抱残守缺”或许才是人生真谛

 (2017-08-14 15:42:52)
作者:暮初

       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高级动物,希望的满足就是人类幸福的本质。
       但是,希望的满足过程存在着一个拐点,或者说是分水岭。当一个人的希望如他所愿被全部满足,并且再也没有新的希望出现之时,等待他的就是“物极必反”的临界点这意味着过去的平衡将被打破,人又将回归到不幸福的状态。
       与希望的全部满足相对,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希望或者缺乏希望就是不幸福的代名词。也就是说,没有希望就会丧失“幸福感”。因此,无论是希望的全部满足,还是希望的全部落空,都是人生体验中的两个极端。
       因此,要赋予人们“幸福感”,就需要有一个体验“获得感”的渐进过程。人生不断地有小惊喜,要比一生只有一个大惊喜,其余都是困难险阻的状况要好得多。一是因为人不能保证能否活到大惊喜出现的那一天。二是,当一个人一生之中充满坎坷,真的当别人眼中的“大惊喜”出现时,反而会感觉到麻木。事实上,许多的成功人士当其成功来临之时,并不表现有多大的惊喜感。
      因而“好高骛远”这一成语告诫人们,想象之中的希望无论如何美好,假如可望不可即,就应该彻底放弃。但是,总是企求不现实的惊喜出现,已成为许多国人的国民性中隐含的一个弱点。最典型的就是人的赌性。
       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幸福来得太突然,对于意志力较为薄弱的人而言,往往会扭曲其心智,摧毁其理性的判断力。虽然“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充分阐明了祸福相依的规律,以及希望的“满足”与“落空”这两个极端状态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告诫人们应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很少有人能适应这一惊一乍中的巨大心理落差。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于“幸福”、“希望”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对于穷人而言,那怕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能勉强维持温饱的稳定工作,其心中最大的不安全感就是来自于缺少金钱。因此,穷人的希望就是能有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让自己和家人能更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界里。穷人一旦得到一笔如他所希望的钱,就会觉得有较大的幸福感。
       但是,对于富人而言,则不会有这种感觉,毕竟富人有的是钱。富人们的情况正好与穷人相反,已经失去了身体的健康,每天精神不振,不知道再拼命挣钱还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又止不住脚步。对于钱多能否换来“有尊严地活着”也缺乏足够的自信,总是活在惟恐一夜之间又回到赤贫阶层的焦虑之中;或者是为了利益而勾心斗角的各种厌烦情绪之中。对于许多富人而言,除了感官刺激,醉生梦死,再也没有新的更高级的追求了。金钱所能带来的幸福感效用已荡然无存。
       因此,在社会现实中,赤贫、暴富就是两个极端,都生活在内涵各异的不安全感之中。而从“小康”社会的描述来看,就是要削除这两个极端。事实上,“均贫富”思想(也就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无一例外地成为中外历史上所有革命的思想基因和导火索。看似简单粗暴,但其中也蕴含了深切的哲理。
       这种哲理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例如,孔子曾面对一件“欹器”感慨地说,“满招损,谦受益”。换成现代话语就是“任何事物一旦达到圆满的境地就会招致其它的损害到来(也就是物极必反),而只有不圆满的事物才保持着一种自我增益的状态”。这一观点无论是用于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在社会现实中,富贵则荒淫,贫贱则志短,遇权势则屈从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过于富贵、过于贫贱、过于接近权贵,都是灾祸的源头。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无论是位极人臣、富甲天下,还是清贫白丁、阮囊羞涩,都同样容易招来无妄之灾。
       因而真正的儒家真谛就是保持“中道”,守住“富而有德”、“安贫守道”、“君子不党”这三条底线。也就是说,从“道”的审美角度,圆满并不是美的象征,而整体之中带有一些残缺,即有与无的共存状态才是真善美的象征。
      无独有偶,老子也有相似观点。“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道德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本)”
       换成今天的话说,第一段大意是“天下都知道美是一个好东西,当你真的贴近这个美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美并不是你之前所想象的美;都知道善是一个好东西,当你真的贴近这个善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善并非是你之前所想象中的善”。这就是说,美与不美、善与不善都是相对的,世上并没有孤立的“善”或“恶”,审美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感,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善”。再美的人也经不起显微镜的检查,因为任何细小的缺陷都会暴露无遗。因此,对于任何事物追求其极限状态都是不明智的,毕竟不能逃脱“物极必反”的规律。
       第二段更加简明、直白地继续阐明这一观点,“有”与“无”相对,从没有绝对的“有”,也没有绝对的“无”各自孤立地存在。“难”与“易”也是相对的,难事总由众多的易事所构成。并没有孤立的“难”,也没有孤立的“易”。没有“长”也显现不出“短”;没有“高”与“低”的差距,也无法描述高低的程度;而“声”与“音”和而不同,“先”与“后”如影随形,事物的这些基本特征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一样,自然地存在着。各种存在状态也总是相互转换着。长的东西,遇到更长的东西就称之为短。高的东西,遇到更高的东西就称之为低,诸如此类。这些现象表明了一个真理,这就是世间的事物并不存在静止不变的绝对完美。因此,绝对完美的理想境界并不存在。事物总是在相对应的两种极端状态之间不断地转移着“身形”。
       第三段是说,远古的圣人洞察这一切,因此不会去追求“绝对的完美”这样毫无意义的事。而他们对于“绝对完美”的事不加理会,也给天下的人作出了一种示范。圣人们从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即使在现实社会中做事也从不走极端,从不留恋偶然的成功。也正因为从不留恋偶然的成功,也印证了他们具有不去追求绝对完美的超脱心境。
      由此,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也可以这样理解,“凡是倡导绝对完美的理想境界,这就是宗教;而倡导正视残缺的现实,并根据条件不断加以改善,这就是哲学”(摘自《暮初语录》)。也就是说,宗教是在虚无中求完美,而哲学是在残缺中求平衡。
       也就是说,宗教不必走进现实,而哲学却需要走进现实。但是,正所谓“道者,反之动”,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表象却往往与事物的真相错位。我们往往会看到宗教正走进现实社会,却在宣扬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世界;而原本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哲学,却脱离现实社会,做起令人高深莫测、违背现实需要的玄学。当宗教披上哲学的外衣,当哲学笼罩上宗教的色彩,都会让人雌雄莫辨。
       既然,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又何必去追求绝对的完美呢?
       人的种种不幸福就是在追求虚无缥缈的绝对完美中产生的。因此,人生的真谛或许就是“抱残守缺”。
      只不过,并不是安于现状的“抱残守缺”,而是正视现实的“残缺”特征,正视相关条件的客观性,追求相对的平衡性。以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本土思想,都强调正视现实、守中道,不走极端。其本源都是来自于更加远古的时代所诞生的阴阳平衡思想。而“允执厥中”、“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祸福相依”、“守中固善”等古训,直至今天也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