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余技术学习指南|挑球在不同阶段的要点

 木头风筝1 2018-09-19

有关迁移的说明:

正文分割线

去年我们在教练员培训班讲课过程中,特别强调过反手基础教学中的通病。比如说引拍时“卷”的动作,在初级入门阶段很容易出现,就是球拍在回环过程中拍面也随之转动,然后击球的时候就像往上翻出去一样。


造成这个动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旋臂动作的惯性使然,二是初学者还没有形成动作记忆,控制力也比较弱,动作变形是常有的事。

由此可见好技术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在初级阶段动作不定型也不要过于急躁,更不要以此作为衡量教练教学水平优劣的标准,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很多人总是过于在意球的质量,可谁能一开始就质量好呢?以我的经验看,即便打到国青队的水平,失误多的人也是很多的,和十几岁的人谈稳定,那也是要聊天止于呵呵的。


先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等手法成熟的时候,稳定性就自然体现出来了,这是入门之要务,通用于所有技术。

摄影:唐诗


到了中级阶段,一般会有比较大量的固定球路练习。这种练习苦不堪言,乏味枯燥,是球员的噩梦,所以容易出现厌烦心理,训练懒懒散散,敷衍了事。


但凡事都是两面的,越痛苦就越体现它的重要性,凡是在这一阶段下了功夫的人,日后总会得到“基本功很扎实”的评价,在实战中也会成为更不容易出问题的那一个。


中级阶段的训练要特别重视在很累的时候保证出球质量,一是动作要做完,二是球要稳妥,八十分平均控制,不要追求边角极限。

摄影:唐诗


走过前面两个艰苦奋斗的阶段,我们终于能打比赛了,可别高兴得太早,因为你突然发现,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留给你练技术了,而每次输球的原因,又总是会归结到某个技术的不完善,你打不赢的那些人,正好就是“基本功很扎实”的那几个。这真是个狗血又气死人的剧情。


高级阶段的训练紧跟实战需求,实战需要你挑得高你就要挑得高,实战需要你挑得平你就要挑得平,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这么简单的事,须知技术的使用习惯一旦形成可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平时和你练的是金廷,比赛里一旦需要安赛龙这种人的时候,推球被别人杀得呜呼哀哉,这种场面我们看得太多了,你明明知道对手个子高,可挑球的时候就是扭转不了平时的习惯。

以上我们简单分析了一下技术在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可以看到,从掌握技术到应用技术再到实战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面信息量很大,而且这还只是单个技术的问题,还没有牵扯到多个技术之间的联系。


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没有歇一会的理由,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来源网络)

1

END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