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

 昵称32937624 2018-09-20

二年级的玲玲妈妈因为孩子的磨蹭痛苦不已,说这孩子慢到不能再慢“本来20分钟就能写完的作业,她一会削铅笔,一会找橡皮,一会又抠耳朵,半小时过去了,她还没开始写。”“每天玩的时候精神抖擞,一到写作业就好像关闭了活力阀门,变得浑身都懒洋洋的,马上要睡着,没一点精神。”

而对这种情况,妈妈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我以前性格很平和,可自从开始陪孩子学习,一下子火气和血压都上来了。无数次告诉自己要忍着不发火,可是看她不停地磨蹭,我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忍不住”,“有时候回家开门那一刹那,想到一会儿要陪她学习就觉得心里很紧张。”

其实,很多家长在陪学中都会因为孩子的学习磨蹭而苦恼,家长很想知道:孩子为什么爱磨蹭?怎么能让孩子效率高起来?怎么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1]不断强调“要专心”,反倒会让孩子更磨蹭

孩子为什么这么磨蹭?孩子磨蹭,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我们把“专心”当作一个要求提给孩子,焦急地期待孩子达到专心学习的状态,却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可成长的能力来用合适的方法培养。这就好像我们想要果实,在果树前惦脚盼望,着急等待,却没有在小苗成长的过程中用对的方法施肥、去枝、松土、浇水。

如果妈妈在陪学的过程中,只盯着孩子的注意力状态去要求孩子,总是抽象地说一句 “专心学习30分钟,写完作业好放心地玩”,看似要求不高,但具体行为上的要求不明白,也没有方法支持到孩子具体的专心行为。那孩子能做到行为和家长要求的“专心”之间常常有很大距离。

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

每天开始学习时,看到孩子这些行为完全达不到妈妈对于“专心”的要求,妈妈会开始憋火,“温柔地”提醒了好几次还不管用时,妈妈就开始发火、骂人、打人了。家长会说“我也不想发火,可是我真的没办法”。

孩子呢?每次自己学不下去本来就很痛苦,再被妈妈吼、骂、打,那学习就会和这些痛苦的事儿、痛苦的情绪建立联结,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厌学、磨蹭,坐在桌前就痛苦,他也无力去改变。

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

[2]孩子的“专心”是一种可成长、可培养的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孩子磨蹭是必然的。因为14岁之前,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好,兴奋和抑制的功能还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孩子的注意力很难稳定。在6岁上学到14岁之间,孩子会逐渐形成专注学习的能力,但这个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家长用对方法,对需要培养的每种细致行为都给到方法上的支持。

家长首先需要把这个“专心学习30分钟”的要求,变成一套具体的行为体系,然后对这个体系里的每种行为进行培养。

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

不要简单地要求孩子“专心”,如果将要求抽象地指向“专心”的状态,孩子没法专心;需要把这个“专心”变成可以通过历练而成长的能力,变成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家长和孩子才能找到具体有效的办法,不断地在日常的学习中去练习和调整来培养各个行为能力,那最后的“专心”目标才会达成。

[3]用对方法,孩子“专心”的能力就会成长

靠“吼”来解决解决不了磨蹭问题,指责孩子“你为什么磨蹭”也没有用。其实,每一个问题行为都隐含着孩子成长的契机。要珍惜每一个问题,琢磨这个问题的内在原因,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这个过程中专心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历练和成长。

问题1:学习中要“喝水、上厕所”等各种事儿。

解决方法:设定一个“3分钟准备时间”。孩子神经的抑制功能弱,不能指望孩子自己把这些想法抑制掉,所以要事先把分神的因素都拿走。3分钟里要求孩子把喝水、上厕所这些事都处理好,把铅笔和橡皮等学习用具摆在固定位置。那孩子学习过程中就不会被这些事打扰。

养成能力:会准备学习状态的能力。

养成能力: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问题2:学习过程中磨蹭,出功不出活,整晚的时间都被耗没了。

解决方法:蕃茄钟法25分钟内高效学习。时间的概念对孩子而言是很抽象的概括,孩子看不到时间的变化就很难理解到时间的流逝,所以对于磨蹭过去的时间没有感觉,对于快速地学习也很难看到效果。需要用蕃茄钟法将时间可视化,拧一个25分钟的定时器,这25分钟里拉紧注意力的缰绳,全神投入到当前学习任务上。如果孩子走神了几分钟,那在番茄钟上能够看到时间减少了多少,这样孩子就对时间就有一个形象化的概念,这比你催他多少次“快点儿”都管用。

养成能力:在学习时间内全部精力投入到当前任务上。

更多陪学问题,请到田宏杰老师《用心理学,让孩子爱上学习》课程中找到答案。

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

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

为什么靠“吼”来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永远都不管用?

田宏杰老师《用心理学,让孩子爱上学习》70节课程,让你掌握儿童心理,实现从容管教。全课程分为10个模块:自信心、内趋力、自控力、学习方法、良好习惯、积极性格、情绪管理、有效反馈、智慧管教。

心理学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帮助孩子打学习的锁,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点击了解更多,立即试听田宏杰老师的《用心理学,让孩子爱上学习》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5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