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蓝“极简”养生获长寿

 红花绿叶园 2018-09-20
于蓝“极简”养生获长寿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提到于蓝,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但一提到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所有人都会惊呼——原来就是她扮演的那个坚贞不屈的江姐啊!而且,于蓝还是著名导演田壮壮的妈妈。今年于蓝已经97岁高龄,除了眼睛有一些视力障碍之外,生活得简单而快乐。对于自己的养生长寿经验,于蓝总结说:“我心态好,不瞎想什么,所以没有发愁的事儿。”

  笑对苦难

  1974年,对于蓝来说是最为黑暗的一年,先是丈夫田方去世,随后她的演艺事业也遇到了挫折,拍摄电影《侦察兵》时,右脸因早年在干校摔伤,旧病复发导致面部神经麻痹而微微抽搐,完成不了拍摄任务,不得不退出心爱的银幕。

  两年后,灾难再度来临。于蓝被诊断患有乳腺癌。一个月后,医生分两次给于蓝做了乳房全切术。出院后,医生除了让她吃一些药物之外,还建议她练太极和养生气功。为此,于蓝拜了一个师父学习太极,很快她就和一群大妈一起“操练起来”。之后,她又开始学习气功,没有师父她就买来几本书,一番折腾之后竟然无师自通。大家好奇地询间:“要是别人被检查出得了癌症还不被吓死,你怎么就能活得有滋有味呢?”于蓝回答道:“害怕没有用,因为我找到对付它们的办法了!”

  1978年,于蓝出任《萨里玛珂》一片的导演,这是她第一部独自导演的电影。该片上映后,于蓝再次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更大的惊喜是,医院的体检结果显示她的手术非常成功。虽然危险警报解除,可是打太极和练养生气功的习惯却被于蓝保留下来。

  1981年6月,于蓝受命组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后改名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出任厂长,这对于已经60岁的她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挑战,她说:“既然癌症没有收走我,我就要勇敢地担起来!”儿影厂成立之初条件非常艰苦,于蓝厚着脸皮向厂家打欠条赊账弄来了拍摄设备,还邀请谢添等老导演担任影片的顾问。当时,没有多少人看好于蓝能把电影厂搞好,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这一干就是20年,把电影厂打理得有声有色。

  简单生活

  2000年,于蓝从儿童电影制片厂正式退休。考虑到于蓝已经80岁,儿子田壮壮希望她能和自己一起住,于蓝拒绝了他的好意。于蓝重新布置了自己的小房间:两个老式沙发,一个书柜,一个长条形的小茶几上面放满了报纸、书稿和药。另外,她还将李前宽导演的夫人创作的《国色天香》,以及书法名家冯松写的“红梅”两个大字挂在墙上。窗台上,于蓝摆放着鲁迅的铜像以及许多珍贵的合影。当然,最显眼的要数墙上挂着的周总理和她握手的照片。

  见于蓝坚持独居,田壮壮给她请了一个阿姨,可是于蓝很多事情都还抢着亲力亲为。有一次,于蓝参加一个健身讲座,培训师建议她每天运动一两个小时,这样比吃任何补药都有用。回来之后,于蓝给自己制订了运动养生的计划:每天早上6点准时醒来,先是坐在床上敲打身体,接着按摩身体的“关节”,一段时间后她还摸索出来一套“活动体操”,这样对颈椎、腰部和腿部很有锻炼效果。吃过晩饭后,于蓝先看《新闻联播》,然后泡脚,9点半准时就寝。

  于蓝每个月还会在家里举办一两次朋友聚会。聚会上,于蓝和朋友们一边打麻将,一边闲聊,好不惬意。有一次,朋友们聊起了在老年大学学画画的事,其实于蓝早年也有画画的习惯,朋友们的话撩拨起她的兴趣,于是报名参加了学习班。由于于蓝有绘画的基础,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她就画得有模有样了。

  这就是于蓝的全部生活,简单、朴素、乐观、向上,有这样的心态,她想不长寿都难。

  木子/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