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际会多奇才

 稼穑居 2018-09-20
作者 王兆贵

  回看历史你会发现,在我国古代,文化名人常常扎堆涌现。如果说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竟陵八友、初唐四杰、扬州八怪等,还只是后世因推崇而罗列的并称,那么,清末民初的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炎培、沈尹默、刘师培、钱玄同、黄侃、刘文典、陈寅恪、胡适、刘半农、赵元任、钱穆、梁漱溟、林语堂、傅斯年、梁实秋等大师竞相出场,应该算是全明星阵容了。
  其实,不独清末民初,上溯至明末清初、宋元时期、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秦末汉初、春秋战国等动荡年代,同样是大师辈出,尤以先秦为盛,只不过那时不以大师相称,而是统称诸子百家。或者说,每当一个强盛的王朝走向没落之际,都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动荡时期,狷介狂放、特立独行的奇才怪才也就会应运而生。所谓从来承平少狂士,自古板荡多奇葩。那么,个中缘由何在?
  动荡年代的艰苦环境,为奇才怪才的诞生起到了砥砺作用。变乱岁月的文化名人,都曾经历过兵慌马乱的折腾、国破家亡的酸辛、改朝换代的阵痛。与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升平岁月相比,动荡年代的读书人颠沛流离,心境凄苦,很容易激发图强求变之志,更加专注于经史典籍的研习与求证、世道人心的剖析与批判、治世方略的筹划与施行。他们或者像终南隐士那样,结庐山林远离纷争,苦心孤诣著书立说;或者像先秦诸子那样,讲学稷下,设教授徒,或者像苏秦、张仪那样,发愤求学专攻术业,游说诸侯合纵连横。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应该是对苦难造就奇才的最好注脚了。
  动荡年代的社会变革,为奇才怪才的成长冲破了精神藩篱。在动荡年代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随着道德伦理的倾覆、思想观念的碰撞、夷汉文明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上层建筑摇摇欲坠,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到来了。这就为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提供了思辨的现实样本。他们在敏感中痛苦着,在痛苦中思考着,在思考中求索着,或是破旧立新,离经叛道,或是秉持祖训,墨守成规。这就搅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死水微澜,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奇才怪才也就纷纷脱颖而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如此,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也是这样。这些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催生了一大批呼风唤雨的仁人志士。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罗伯(Alfred Kroeber)曾感叹,为什么天才总是成群地来?难道真是因为他们怕孤独而结伴扎堆吗?其实非也。若无奇葩成长的气候和土壤,怎么可能会有百花齐放、群英荟萃?
  动荡年代的人才需求,为奇才怪才的致用提供了历史舞台。动荡时期的雄主,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不惜以高规格的礼遇募四方精英为己所用,既为那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干才提供了用武之地,也为那些“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学者开设了经筵之席。战国时期田齐创立的稷下学宫,兴盛时期曾汇聚了多达千人的天下贤士。这里既是学术争鸣的高等学府,也是智库性质的询议机构。孟轲、淳于髡、申不害、邹衍、田骈、荀况、鲁仲连等,都曾在此传经布道,建言献策。春秋战国时期,不惜代价招募天下贤能的历史记载很多,如,燕昭王筑黄金台、战国四公子养士以及秦国广揽外籍人才的客卿制度等。与此同时,以建言献策成大事的旷世奇才就更多了,如,一番出使便策动齐吴晋越五国有变而保全鲁国的子贡,“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的烛之武,被称为“连横之父”的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挂六国相印的苏秦,不辱使命捍卫齐国国格与尊严的晏婴等。
  动荡年代的群雄割据,为奇才怪才的恣肆留出了自由空间。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强权争霸无休歇,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样的情势下,言论空前自由,学说精彩纷呈,即便是异端邪说亦可挂牌上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应运而生。在五霸七雄逞威的春秋战国,前方急于攻城略地,后方忙于招募人才,只要你能纵横捭阖,说服四座,便成一家之言,占据一席之地,横溢的才华也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夹缝中,固守于初心,执着于梦想,铸就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他们以满腹经纶为底气立世,不拘礼法,不媚世俗,不阿权贵,“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大可抒发“天生我才必有用”之慨。
  细览清末民初那些大师的造就,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是国学领域精通某一门类或术业的文人,而国学一词是相对于西学而言,概念宽泛而又模糊,甚至还有些泥古和陈腐。科学地说,他们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持有独到见解的导师和学者,并且各有轶闻趣事传世,以至于让人津津乐道。再者,大师也是一个泛称谓,满腹经纶的学究是大师,技艺精湛的工匠难道不是大师?著书立说为往圣继绝学是大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难道不是大师?能鉴别地下出土文物真假是大师,能破译天体运行密码难道不是大师?能把诗经翻译成六国文字是大师,能将火箭送到外层空间难道不是大师?
(原载《学习时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