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认识丨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

 zskyteacher 2018-09-20


主要表现:

  • 肝内肿物,体积大

  • 下腔静脉轻度受压

  • 分叶状,边界清楚

  • 无包膜,可见中心瘢痕

  • 少数病灶可导致肝包膜收缩


纤维板层样肝细跑癌

(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L-HCC

  • 是肝细胞癌的一个罕见和特殊类型,仅占总发生率的1%-2%。

  • 绝大多数患者无肝硬化基础、少有HB感染,AFP多阴性

  • 多见于左叶,常为单发分叶状病灶,质地较硬,呈膨胀性生长,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可以有包膜,呈巨块型,直径通常大于10cm

  • 瘤体中央有星状纤维瘢痕向周围放射并将肿瘤分隔是其重要特征,另一特点是瘢痕中央可有斑点状钙化

  • 病灶常单发,部分病例在主灶周围有小的卫星灶。少数见扩张胆管,内部可见钙化。

  • 镜下癌细胞呈多形性,含强嗜酸性胞质,癌细胞排列成巢,巢间出现大量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纤维组织

  • 可发生于任何午龄,但好发生于青年。35岁以下,无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中,FL-HCC占43%,无明显性别差异。

  • 实验检查如HBsAg阴性,AFP、CEA、AKP等均为正常或略升高。

  • FL-HCC虽然肿块较大,但手术切除率高,有较好的预后

  • CT平扫示边缘较消楚的低密度区,内部索条状结构和坏死区。

  • 病灶内出现钙化为其特点,钙化多表现为点状或小圆形,密度较高,且位于病灶内部。病灶周围的小卫星灶也可同时发现。

  • 增强后的肿瘤实质部分血供丰富,在动脉期呈早期增强表现,而纤维间隔则为相对低密度。延迟扫描中央疤痕区无增强,显示更为清楚

  • 中央瘢痕呈边界清楚的星状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影,可见斑点状钙化。动脉期肿瘤实质均匀或弥散性早期强化,门静脉期肿瘤实质强化减退,密度较周围的肝组织略高或稍低。

  • 晚期可以有门静脉受侵犯及肝门部淋巴结转移,肝门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普通型肝细胞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