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江挖山记

 tangaolus 2018-09-20

九峰山石采挖概况

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至清末民初,都市发展,需要大量建筑石料。当时,多数从浙江采运,部分则就近至九峰等丘陵山地采挖。凡开山者,只要向官府交钱,或向山主租用,即获开山权。滥采乱挖之风,由此开始。

 

1902年左右,外地采石工首先在小横山采挖边角小料,收入可观,招来同乡一起采挖,队伍逐渐扩大。1910年,上海人周希文正式投资设厂采石,最多时工人有一二百人。 1905年,陈坊桥富户陈福熙、陈福洪共同投资在辰山办采石工场,规模超过小横山采石厂。后又于1927年在薛山,1932年在卢山、东佘山,相继采挖山石。 1932年,天马乡吴家庄人钱肇湘因经营江苏省江阴采石厂与工人发生冲突,被迫把资金转移到天马山东山采石。约一年,因石质不好,又转移到后山和钟贾山(俗称刘家山),规模逐渐扩大。1933年,钱又染指小昆山东坡,买通官府,准备采石,遭当地村民雷兴发等坚决抵制,争持不下。后钱在上海遇刺,事遂罢。钱死后,有刘永昌等多人继续采石。私人采石之风,愈益炽烈。 1932年,上海黄浦滩地质发生裂变,向下沉陷,急需大量石子充填驳岸。遂由官方出面在横山前山采石(后山是竹林,产权属当地农民),承包给采石工头,先开一河,以便运输。后因石质不好,承包者亏损甚多,历时年余即停采。 1945年,山东人陈德龙在凤凰山采石,因石质不好,不到两年即停采。 在大规模采挖的同时,某些山主和采石工头也纷纷参与开采,规模较小,时断时续。松江沦陷后,采石曾一度停止,大批采石工人失业。后由私人在辰山经营开辟6号塘口,但石质较差,规模不大。 1942年日军清乡期间,日军小队长森田等人在天马山开设“江南采石公司”,雇佣工头魏朝发,在天马山设永福塘口,在刘家山设永业塘口,帐房为宁波人徐星火。1945年,日军因战争失利,恐美国飞机空袭,强迫民工在天马山、横山的半山间开挖隧洞。日军投降后,洞废。 1946年,昆冈乡人夏景贤、朱长官等在机山设立采石塘口,开山炸石,直至解放。 解放后,由松青采石公司统一经营。后改名为上海建筑材料公司,下设轧石一厂(在辰山,包括附属天马工场),轧石二厂(在薛山、凤凰山)。

 

1957年,因战备需要,各轧石厂集中力量移师卢山,称卢山采石厂,进行大规模开采。经长期采挖,原高约45米的卢山,已变成深约60多米的大坑。1959年,天马公社在小横山设立采石厂。小横山原高约51米,山上有庙宇,自1910年起大规模采石后,与卢山同遭厄运,沦为深坑。1977年,因开挖水旁扁石,疏通河道,在小昆山放炮炸石。后因修筑乡村公路及建房需要,于1979后移向小昆山西北角开采,砍去一角,并已向下深挖40余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