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被稀释的山林之趣

 elfen 2018-09-20

 按语:本篇是应北京某刊物之约而写的,被删去了一段,现在把全文挂在博客上。

   关于南京,可写的话题太多: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秦淮风月,民国春秋……但我一直记得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他说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在这一点上与南京相似。没有到过爱丁堡,单就南京看,朱光潜先生的确体味到了南京城中有山的特殊韵味。

   以城墙为界,南京城外有紫金山、栖霞山、幕府山、燕子矶、将军山、牛首山。离城近的雨花台、菊花台、石子岗,出城轻松步行就到了。《儒林外史》写几个文人在城南喝茶之后,“出门就踱到雨花台左首”,站在雨花台上不仅看到周围“岚翠鲜明”,还能望见“江中来往船只,樯帆历历可数”。城内的山也很多:北极阁、九华山、五台山、清凉山、狮子山。有些其实只是一个隆起的岗阜,南京人也命名为“山”,东郊的梅花山就是。城里江苏国画院所在的那个高台就名曰“四明山”。南京有几所大学,校园内高高低低几个小山头,建筑和道路随之起起伏伏,高低错落,别有一种情致。还有很多因山而成的公园:九华山公园、鸡鸣寺公园、清凉山公园、国防园(石头城公园)、古林公园、狮子山公园,不出城就能置身山林怀抱之中。

    南京有山,却不是山城。眺望山景,有如对图画的乐趣。登山更能享受快乐。其一,山不高,路平缓,便于登临。明代高启的《登雨花台望大江》、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元代萨都剌的《登石头城》等,都是名作佳篇。“山上走走”,在南京很普遍,是锻炼,也是休闲、散步,周末爬紫金山是很多市民的喜爱。其二,山上树木葱郁,松竹掩映,空气清新。四季可闻鸟啼,夏日满山蝉鸣,最宜体会古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其三,山林之间四季赏花。春天梅花最多,如果嫌东郊梅花山太拥挤,古林公园赏梅其实也很开眼界,那里还有著名的牡丹园。夏季,石头城公园的槐花香气满山弥漫,秋天桂花香气浓郁,冬天最多的是腊梅。山林掩映之下,无论休闲、读书、谈情说爱,还是集体野炊、野营、野练,都是不错的场所。

   不光风景宜人,很多山还有历史文化内涵。如城西的清凉山,明清时代一直是高人雅士聚集之地。《儒林外史》最后一回写到,有位于老者带领儿子在清凉山灌园,种植花卉,于茅斋之中生火煨茶,来访者大为艳羡:“古人动辄说桃源避世,哪里要什么桃源,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活神仙了!”当今生活固然与古代差别颇大,但城市山林的环境氛围却为古今一致喜爱。现在清凉山有崇正书院,那可是明代的太学!还有奇石馆、艺术馆、龚贤画院,最近几年又新建了当代艺术家的馆室,文化书香弥漫于山林之间。

     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加快,南京的山林之趣渐渐被掩盖了,稀释了。

   一种情况是高楼的遮蔽。古人曾经总结过几大“煞风景”之事,其中之一就是“背山起楼”。古代的楼尚不太突兀,只能遮蔽山体的下面,而眼下城市的高楼恨不得与天公试比高,好像非如此不足以显示现代化气魄,高耸的楼宇在城市里到处疯长,大学校园里高楼也拔地而起,秀美的山头不是被铲平就是被遮挡。混凝土树林总是比山林生长快,结果是,在南京成了居城不见山,登山不见城(全貌)。高楼固然气派、壮观,可惜破坏了城市的美好环境。鼓楼电讯大楼边上的高楼因为遮挡北极阁风景,一直备受市民诟病。。

  另一种情况是道路的切断。80年代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修建城西干道时,硬是将清凉山拦腰截断,打开一个缺口。车水马龙的路边就是光秃秃的陡峭山崖,一到夏季常常滑坡。现在要恢复山体景观,又在路上方架了通道,把两端连起来,路好像是从一个山洞里穿过,不管怎样,连成整体的山比切开要美观多了。

还有就是人心的忽视。很多大学生,在南京生活多年,不知道本市甚至本校就有这么多美好的山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重游清凉山,公园里的银杏谷,是个小有名气的景点,那天晴朗清爽,满山谷叶片金黄,树下幽雅清静,别无他人,独享了“空山不见人”的幽静。看来,人们对于商场、大饭店、娱乐场的拥挤更感兴趣,而美好的自然生态却被疏远甚至遗忘了。

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多么美好的人居环境!希望充满生机和美景的山林不要从南京人的生活中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