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溪老街:时间在这里静静流淌

 亭溪秋实 2018-09-21

  早已寂静的横溪老街

  顾客在购买五金产品

  “一六”大市的手工糕点制作

  鄞州新闻网记者胡启敏通讯员郑拓文/摄

  横溪,一个水灵灵的千年古镇,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千百年来,水,在这里成为司空见惯的元素,纵横的梅岭山脉,秀水从峰峦中奔驰而下,汇成溪,聚成河,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民舍依水而筑,百姓靠水而居,便捷的水陆交通催生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古集市——横溪“一六”大市,老街也因此而繁荣。它仿佛从时间深处走来,带着岁月的风尘,向人们讲述着沧桑的变迁。

  A

  【风物志】

  横溪河畔繁华老街

  横溪古镇位于金峨山谷北端,南面是苍茫的天台山余脉,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宁绍平原。两条溪水从小镇的东西两侧流过,镇南一条短溪将其直面截断,使东西两边的溪水连成一气。《鄞县通志》记载,横溪因有溪横亘镇上而得名。古镇历经千年岁月的洗涤,催生了一条繁华一时的老街,它曾是横溪商贸交易中心。

  横溪河长不过百米,它由西向东,如同一曲悠扬的山歌。河畔,古老横溪的最高学府——正始中学每天随着古镇一同苏醒,见证了几百米开外的横溪老街几十载的兴衰。古朴的花石桥横亘在横溪河的南北,这一带过去是整个横溪的商贸交易中心,现统称为老街。

  横溪老街由直街和横街组成,直街南北走向,长约300余米;横街处于直街的偏北段东侧,同横溪河几乎平行,与直街成90度垂直之态,长度也与横溪河相仿,比直街更短约百余米。两街都不宽,平均宽度6米左右。直街的三分之一在横溪河的南侧,三分之二在北,中间的花石桥像是一颗素雅精致的纽扣,把两岸老街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横溪河、与人民路交错的横溪大街热闹起来,道路两侧热门商店相继落户,这里便成了横溪镇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老街也渐渐衰落,但静静流淌的横溪水和斑驳的花石桥,依然记得老街曾经的荣华时光。

  B

  【逛老街】

  宁静喧闹相互交织

  走进横溪老街,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在脑海回荡。一边是极具市井气息的喧闹,一边则是刻满旧时光印记的宁静生活气息。

  沿着镇区主干道人民路一路前行,还未至正始中学时,一阵人声鼎沸的嘈杂声扑面而来,那天刚好是“一六”大市,众多的小摊小贩聚集到横溪大街,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一条不宽的马路,人来人往热闹异常。

  如今的“一六”大市中心在横溪大街,每到集市日,依然有很多居民和小摊贩前来赶集。沿着大街从南向北走,1公里多的街区上,小摊多达五六十个,小五金、花草、蔬菜、小吃……五花八门的小摊给大街带来了旺盛的人气。

  横溪大街上还保留着几十年前老街区的蛛丝马迹,入口处原是横溪的老邮电局。如今这里是水果店、餐饮店。老邮局隔壁是一家老药店,门口破旧的招牌上写着横溪中西药店。因为年代久远,“中西药店”的“药”字已经剥落,原本金黄的字体也已经发黑。听老板讲,药店的前身是横溪镇供销社药店。继续向北走,是一幢更显老旧的三层建筑,这里是原来的横溪农业合作社,二楼以上都空着,只有一楼还开着五金店。

  在人流中穿行,偶遇曾采访过几次的横溪镇古道协会秘书长俞彭年老师,“要看最早的老街,要向南去直街那边了。”从横溪大街的过渡桥转入老街,只觉得与喧嚣渐行渐远。不时能遇上几位老人搬把凳子坐在自家门口闲聊着。

  在老街的西侧还曾有两座庵堂——中街庵和下庵。中街庵位于直街西侧,距离横街几步路远。下庵在中街庵北约六七十米处,右侧原为染坊和“万恒昌”酱油店,旁边还有一座下凉亭,后均被拆除。古花石桥由青石条铺成,桥宽3米有余,村民都说,这座桥自建起后从没被洪水冲毁过,不过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查。横溪在旧时还有过花石镇的称呼,大概也与此桥有关。

  老街的建筑多是砖木结构,红砖头和木质门板已变成暗红色。街道很窄,不到3米宽,头顶的天空和墙壁上依然布满着电线。很多老人在这里居住了一辈子。因为有人气,所以老街依然十分干净。

  村民挑着山货到“一六”大市

  如今的横溪大街

  C

  【时光印】

  岁月形成“一六”大市

  老街上的日子,平淡温和,但过去横溪的“一六”大市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鄞南最热闹的日子。

  相传自唐朝起,横溪“一六”大市已具雏形。宋宝庆《四明志》中就有记载,政府在横溪设立了专门的税场,全县仅设4处,当年的兴旺可见一斑。

  每逢农历“一”“六”,来自梅岭、金峨等地的山货摆满整个街道,更有从奉化、象山和宁波等地来赶集的人群,多时有数万之众。特别是中午时分,各地的商贾来来往往,穿梭如云,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热闹异常。

  据《明成化宁波府简要志》记载:“横溪市,鄞县东南四十五里,出竹炭柴木等物。”横溪市在古代或近代都是以竹木柴炭交易闻名于宁波城乡,主要贸易之地就位于中街村的老街及其附近。

  除竹木炭,当年交易的物品还有山货、稻米、鱼鲜和日常用品等,可谓五花八门。摊位从上街一直摆到航船埠头。由于交易的逐渐庞杂,还应运而生了分类的小市场,比如毛竹场头、树场头、牛场头等。到了现代,交易的物品更是变得无所不有,但交易场所一部分移到了附近的禄广桥村。

  横溪集市的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横溪地处半山区与平原的接合部,溪流由南至北穿镇而过,沟通了鄞东南及奉化和“三北”地区的水网,而陆路又延伸到奉化、象山、东钱湖、镇海以及宁波市区,无论以过去的眼光或者今日的条件,都称得上畅通无阻。

  今日,日新月异的老街上,旧气息被新活力代替,溪流奔腾不息,古镇繁华依然。老人们仍保留着对横溪老街的记忆,也享受着今天便利的生活,这恐怕是岁月留下的最好的礼物。


  D

  【老行当】

  老铁匠的流动店铺

  在横溪大街的众多摊贩中,57岁的吕振东生意格外好,他卖剪刀、锄头、锯子等小五金用品,前来问价和购买的人流络绎不绝。

  “就认他,他卖的东西质量交关好。”63岁的周如君喜欢掏笋,就缺一把合适的锄头,就盼着到大市挑一个。吕振东接过挑好的锄头,忙着为周如君装上锄把。第一次插的木栓太薄,容易松。吕振东自己不满意,拆了,重新再装:“我做的你放心,锄头一定掉不下,掉了我赔你。”吕振东握着锄把在地上墩了墩,递给周如君。

  “以前只要五六十元,现在要一百多元,虽然贵了点,但都是手工打的,质量好!”周如君拿着心仪的锄头说。

  吕振东来自中国“五金之乡”金华永康。18岁时,他跟着父亲学打铁,学得一门好手艺。过去,集市还没有这么集中,他跟着同行走南闯北,挨家挨户上门找生意。如今,有了固定的集市,到处去赶集成了他谋生的主要途径。

  “苦,真的苦,赚点钱不容易!”提起赶集的苦,吕振东直摇头。

  赶集赶集,真的要“赶”,由于集市日期比较固定,当天的摊贩众多,去晚了就可能占不到摊位,为抢个好位置,集市日凌晨三四点钟,吕振东就要从奉化裘村的家出发,骑着摩托车,带着四五百斤的物品来赶集。

  “到的时候还天黑,只能用塑料纸裹着,躺地上补个觉。”吕振东苦笑道。这几年,吕振东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去过塘溪“三八”塘头市,也去过溪口、下应、韩岭、姜山等地赶集,每个月基本上都有安排。

  “这把多少?”说话间,有人来买剪刀。

  “35元!”吕振东笑答。

  “我来买过的,你家质量好,这次给别人带一把,便宜点。”

  “好好好,30元拿走吧。”吕振东也客气,爽快地答应了。讨价还价是集市的最大特点,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到这里买东西的原因。一些老道的顾客有经验,知道集市上的产品有不少降价空间,会讨价还价。

  “做生意,最重要讲信用,质量要有保证。”吕振东说,一个上午下来,他的摊位收获不错,卖出了1200元,是平时的两倍。

  E

  【焕青春】

  老书店的坚守与出路

  过去,横溪老街内店铺林立,行业齐全,有名号响亮的“葆真堂”药店、“春喜堂”药店、“天得堂”药店;布店名店有“大昌祥”布店、“顺德”洋布店;专业性的大卖场有糠场头、螺场地、牛场地等;另外还有广货店(现在的百杂店)十多家,豆腐店四五家,米店、肉店、酱油店、饭店、糕饼店各若干家,笋行、鞋店、染店、剃头店、旧衣店、水产店、轿行、伞店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老街的店铺逐渐衰落,昔日老店门口顾客络绎不绝的景象也再难见到了。

  横溪大街南段的路口53号,一家老书店还在坚守,它经历着老街店铺的消失和新生。

  站在书店门口发现,“三味书屋旅社”几个蓝底白字已经模糊,生锈的老式玻璃铁门半开半掩,右边是一个书报栏,摆放着崭新的杂志。上午时分,店里很安静,从半开的那扇门走入,没有一名顾客,只见店老板对着电脑百无聊赖。书店不大,四五十平方米,中间和两侧是书架,堆放着各类参考书籍,书店后面是厨房。

  得知记者来意后,书店老板话匣子打开了,“放在10年前,书店完全不是这个景象。”老板叫俞静波,经营这家书店已有20个年头了。1997年,碰上书店发展的黄金期,俞静波和妻子孙红波在自家的一楼开了这家书店,黄金时期,书店一年的营业额可达五六十万元。

  “那时真的很风光啊,门内门外都挤着人,两个人忙不过来。”俞静波说。这家书店和正始中学就隔着一条河,附近也没有其他书店,生意自然是不错。辉煌的时候,书店一天摆放的报纸都能卖出好几十份,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书籍的普及,生意越来越清淡。

  如今,两口子还坚守着这家书店,一年的营业额只有五六万元,已经不盈利了。

  为何还要守着老书店呢?“想转型,但有难度,精力和钱都需要考虑。”俞静波今年已经48岁,人到中年,想要转行有难度,“想过做电商,但是没有书价竞争优势。”俞静波说,因为二手经销商,很难去和厂家直接竞争网上销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