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锲而不舍地训练自己对治自己的烦恼,疑惑自会销声匿迹

 花径葳蕤 2018-09-21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倾听弦外之音》 

当你的心跟“法”一致时,是既无精进者亦无懈怠者的;心的状况取决一切。内观的修行既无懈怠亦无精进地自然跟进,是种自力自足的情况。心一旦具备这些物质,表示你从此不须扮演修行中“造作者”的角色。你可以说:仿佛所做皆办了,接下来只顺其自然,好好看顾心灵就好,不须再扮演从事事务的造作者。虽然心理活动仍依过去所累积的业而经验到乐与不乐的感触——可是,也只是视之为“如此而已”,并于一切时中放下对“我”的执着。

 

在此一境界中,没有“我”的造作,因此亦无“苦”的形成。你所经验的所有感官对象外尘和情绪在心中基本上具有同一种意义。你所审视的不论心理或生理的现象,对心而言均无差别,同俱共通的特质。一切法现象皆为“一”而无有差别。等到你的智慧增长到这一境界时,才能终止你内心中的摇摆不定。

 

初开始禅修时,怀疑和揣测似乎是你唯一会做的事;心总是踌躇不定、犹豫不决,浪费大把时间在懊恼的思绪和胡思乱想上,对每一件事物都猜忌怀疑。怎么会这样呢?那都是急躁惹的祸。迫切想知道所有的答案;想不劳而获地快速求得慧观。虽然一心想明了事物本然的道理,但那份渴求在心中却强烈到胜过你对内观的欲望。有甚于此,修行必须依次第增长,一步一步慢慢来。首先,你的毅力必须坚定不移,此外,更需要过去的善业和长养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智慧、舍离、真实、决意、慈悲、平等的不断护持。

 

继续提起修心的意志,别落入急功近利的欲望里。如果内观来得很慢,你就失望、难过,这些想法都于事无补。期待顿然体会无有苦乐的圆满境界合理吗?不论心抛出什么都不重要,那时你已经被心和种种法尘接触所激起的苦乐给障蔽,全然无知自己的修行所及。可是,一段短暂的时间过后,这些情绪就会在心中渐失力量。说实在地,这些干扰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能提醒你好自审视自身的经验,使你逐渐明了:你所经历的所有外尘、念头、想法会在心中引生什么样的反应。不管它们反应会造成心懊恼困苦,还是根本扰动不了心,你皆了然于胸。若干禅修者只偏好观想善的心理对心的影响,只对好情绪的审视有兴趣。问题是,这除了永远得不到真慧观外,也睿智不起来。说真的,你必须也去审视受不快乐不善心理冲击时的情形,了解它们对心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你们必须如此训练自我才是。

 

此外,过去的经验和外在所得的印象都不须去回想和加深,因为唯你个人的体验才靠得住;这点很重要,一定得明白。要终结一切狐疑不信的唯一方法,就是透过修行,直到你亲眼目睹成果为止。这才是整个修行的重点。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习,对修行是项很重要的前置作业。从听闻教法到从个人经验中学习的转移过程,是价值非凡的助力。你必须从自我的修行来思惟教法,以到亲身体证。如果过去已累积了一些福德,修行就会比较直截了当。当他人怕你误入歧途而给你建议,有助你直入修行的核心时,一般都能让你少走趟冤枉路。如果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独自修行,你所循的道路会既漫长又遥远。若想独靠自己探索修行的正确方法,可能会浪费许多时间,落得绕远路的下场。这是千真万确的。到头来,法的修行本身才是断除、熄灭疑惑和犹豫不定的确切方法。只要锲而不舍地训练自己对治自己的烦恼,疑惑自会销声匿迹。


其实想一想,各位已从精进的修行中获益不少,也增上许多,只差仍不足使你感到满足。如果你用心回想自己的生命,会发现从出生、少年到今天所经验的世界有多少是得透过“心”的。过去,你们不曾以戒、定、慧训练自身,所以烦恼对你所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当回顾所有你藉感官所经验的一切时,可以看到的显然是:过去至今,你已无数次经验到事物本然的真理了。在你观察思惟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时,由于亲眼目睹烦恼的障蔽已不若以往沉重时,有益心灵轻松起来。

 

你们必须偶尔这样的鼓舞自己,才能卸下一些重量。话说回来,一味夸赞、鼓励自己亦非明智之举。修心的过程中,必须恒常不断地批判自己,有时甚至要迫使自己去做已所不欲的事情,可是也不能无限度地将心逼到极限。当你以禅修训练自我时,属于有为法的色身自然会在诸多原因条件的影响下,感到压力,或觉得疼痛等种种不同问题;这些对身体而言都是很正常的。愈是训练自己坐禅,就会愈得心应手,自然而然地便能坐得愈久。初学的你,可能坐五分钟便得起身,但日积月累的修行,能使你自在地坐禅,时间从十到二十分钟延至半小时,直到最后,甚至能坐整个钟头都不需起身。于是,别人看到你坐禅能坐很久就会赞叹你,但同一时间里,你自己内心却清楚明白尚不堪称坐得久。这是禅修过程中求取成果的欲望所造成的影响。


点击阅读当心中具备了不可动摇的正念,绝不会忘失自己,陷入漫天的妄想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