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荣欣铭 2018-09-21

上一讲呢,教给你的是专心听讲的五个方法,你学会了么?一定要多多练习哦!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就好了。这节课呢,又要交给你一个宝藏,那就是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下面,赶紧拿起你的纸和笔,认真听讲吧,记得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哦!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先来看这幅思维导图,同上一讲一样,你能看着这幅思维导图,讲出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么?现在可以按暂停键,试试看,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讲给你的家人、朋友或者同学听哦!

先来看第一个分支“围绕中心”。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根据学习的内容确定好“中心内容”,这样就能保证把复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中心、重点和难点上。

其次是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所以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在遗忘之前。此外,复习还要经常进行,不能一曝十寒。最后就是深化知识,也就是再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来看第二个分支“查漏补缺”。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复习方法,而且此法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往往能够让成绩提高5-30分,甚至更高。为什么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下面,吕老师我来分析一下哦,不要着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难免会出现理解或者记忆等方面的漏洞,只有通过复习,才能发现一些薄弱环节、疑点及难点等。所以我们要经常进行“查漏补缺”,才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来看第三个分支“过电影”。这个说法是不是非常新鲜、好玩?那么,怎么进行过电影呢?也就是说呀,我们每次进行复习的时候呢?最好闭上眼睛(闭上眼睛不受干扰),尽量不要看书或者笔记,把老师讲过的及自己整理的所有的知识点,在大脑中回想,就像放电影一样。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这个时候,睁开眼睛用笔记下疑点、难点等,等这些知识全部过完后,就可以对照书本笔记,解决刚才用笔记下来的问题。

这种“过电影”的方法非常好用,既能检验课堂听课的效果,又能增强记忆减少遗忘。等你听完这一讲之后,赶紧去试试这种方法吧,非常好用!

来看第四个分支“拓展”。拓展就是使所学的知识深化、条理化、简单化、系统化,可以从以下二点入手。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第一点就是补充。补充什么呢?补充落下的知识点、要点、新的知识点、体会、发现、好的方法等。

第二点就是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概括、归纳出重难点及考点,并理清知识点的体系。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能彻底的让所有的知识点变成自己的东西。

来看第五个分支“整理笔记”。在这里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笔记,只有用思维导图,才能让你的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好啦,来看第六个分支“多样化复习”。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呀,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呢,首先要把握时机,及时复习,不能等到好久了才想起来去复习,那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其次还要合理安排复习的形式,比如时间充裕就可以进行集中复习、时间不充裕就可以进行分散复习和穿插复习。每节课学完后都要进行课后复习。

此外,一个学期快结束了,还要进行阶段复习。复习可以自己也可以与同学一起。复习的形式也要多样化,比如背、写、做是很常见的形式,还有提问、分析等。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好了,到这里,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都交给你啦,可不能这只耳朵进去,那只耳朵又出来啦!

目前仍有好多的中学生不太注重复习, 来举个真实的例子,我曾经调查过我教过的班级的学生的复习情况:课后及时复习的学生有56.2%,课后延迟复习的学生有32.1%,有时候复习的学生有13.4%,从来没有复习的学生目前没有。

在听讲的你呢?是属于哪一类?从调查的结果也能看出孩子们复习的效果,如课后及时复习的孩子成绩都很好,几乎都是名列前茅,延迟复习的孩子成绩中等,有时候复习的孩子基本上在最后,不过还没有从来没有复习的学生。你觉得从来没有复习的学生,成绩会如何呢?结果是不言而喻呀!


思维导图告诉你:高效复习的六个关键



今天的这一讲到这里就要结束啦,是不是觉得这些方法非常好?那是当然的,比如“过电影”、“查漏补缺”“用思维导图整理笔记”这几点都是老师我用过的,效果非常好,尤其是“过电影”的方法是老师我的独创的独门秘诀哦!好了,说的再好也没用,只有用了才行。

上一讲:「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教你如何专心听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