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我十分乐意为大家解答,我家三代养蜂人,从小就跟着父母养蜂,多年来积累了很多养蜂经验以及蜂蜜的知识,我希望能用我的所知道的知识帮助所有消费者买到真正的好蜂蜜,让假蜂蜜滚出市场;大学学的中医,曾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专门来研究蜂蜜作为传统中药的功效,具体请参考我以前的文章。 这个问题一定是长期以来困扰消费者的纠结问题,蜂蜜的市场十分混乱,以前出现的技术低劣的造假蜂蜜的现象现在已经被高新科技产品所代替了,消费者以前所惯用的鉴别蜂蜜的方法(比如拉丝法,滴纸的方法)现在基本上不太适用了,甚至用以前的方法还会把好蜂蜜误认为是假蜂蜜。正所谓魔涨道消,造假方法的巨大进步已经足以让我们神志昏迷,不知所措了。 蜂蜜造假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我多年的养蜂经验,靠着对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分析认为:出现造假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蜂蜜行业要“看天吃饭”,如果当年天气环境恶劣就会导致成本提升,供需吃紧; 2)市场的价格杠杆有时会损害蜂农利益,再加上一些其他甜味剂材料与蜂蜜的巨大价格差,都会让不良商家为牟利而造假。 3)蜂蜜行业的相关标准与法规还不够完善,也为“钻空子”的不良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改变这种现象的最重要方法是加强生产流程监管力度,提高产品的产出质量,加快检测技术的更新。 4)中老年是蜂蜜的消费主力,因为中老年人的身体器官开始衰老,需要补充更多种类的营养才能维持更好的身体机能,所以蜂蜜成了理想的选择,这部分人由于没有对蜂蜜的认识,多数喜欢价廉包装好的蜂蜜,优质的纯蜂蜜价格是普通加工蜜的数倍,价格上毫无优势 5)现今,中国市场上的商品蜜是意蜂产的,专业的蜂农要拉着几百箱的蜂蜜转站全国各地去“追花”,头一波蜂蜜的产量可达几吨重,这些蜂蜜都要赶紧出售,否则转移蜂场要多出一笔运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工厂,工厂是追求利益的,所以蜂农只有投其所好,把未成熟的水蜜低价出售,这样就用产量弥补了单价的不足。 6)对于现在的人有回归自然追求野味的需求,许多炒作者以“从野外、原始森林、岩洞等由野生状态下的蜜蜂酿造而成的蜂蜜”为噱头来诱导消费者出高价购买,这种商贩比造假蜜还可恶,其制造过程主要由蔗糖或麦芽糖加水、香精等熬制而成,造假者为了达到真实效果,还在熬制过程中加入一些蜜蜂尸体旧巢脾和杂草等。 7)现在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不相信国产蜂蜜大量购买进口蜂蜜,从而导致进口蜂蜜供应跟不上,所以国外的蜂蜜商家也开始造假。 假蜜有哪些种类呢? 经过长期的总结和观察,我发现现今蜂蜜市场的假蜂蜜主要有以下几种: 最常见的假蜜——勾兑蜜 近年来白糖的价格上涨,导致现在造假类型从白糖勾兑变为果葡糖浆勾兑,果葡糖浆口感、质地与天然蜂蜜相似,但成本仅是蜂蜜的1/4—1/3。将果葡糖浆与天然蜂蜜勾兑后的“蜂蜜”,外行人仅用原始的感官鉴别方法很难分辨。虽然这样的“蜂蜜”一般对人体无害,但营养价值会大幅降低。此外,也存在用大米糖浆、淀粉糖浆进行勾兑造假的现象,这样的成本只有天然蜂蜜的1/5左右。各大商超的廉价商品蜂蜜一般都经过加工。 造假的干蜜——岩蜜 所谓“岩蜜”是指从野外、原始森林、岩洞等由野生状态下的蜜蜂酿造而成的蜂蜜,因无人 采集,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而结成干蜜,称为岩蜜或叫石蜜。早年有人能采到些但由于岩蜜来源极少现在很少能采到了,现在街头巷尾出现的或是路边兜售的岩蜜”,大家一定要谨慎提防以免上当受骗。这些市场上所谓的“岩蜜”,经质检部门检测,发现主要由蔗糖或麦芽糖加水、香精等熬制而成,造假者为了达到真实效果,还在熬制过程中加入一些蜜蜂尸体旧巢脾和杂草等。食用此类“蜂蜜”很容易损害健康,导致腹泻、呕吐等症,因此消费者一定要谨慎,不要购买此类蜂蜜。现在路边的摊贩以及电商可能卖这种蜂蜜。 未成熟的蜂蜜——水蜜 为了大幅度提供蜂蜜产量,在未经过蜜蜂充分酿造就提前取出的蜂蜜被称为水蜜。水蜜又叫不成熟蜂蜜、低浓度蜂蜜。出产蜂蜜的前提必须是蜂蜡盖住,而水蜜是在没有封盖之前被摇出的,所以说,水蜜仅仅是半成品蜂蜜,严格来说并不是蜂蜜。 提纯的蜂蜜——浓缩蜜 这种蜂蜜造假方法是建立在水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水蜜的含水量比较高,无法通过国家标准,所以商家会想法降低水蜜的含水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高温加热蜂蜜蒸发水分,超过40℃的温度就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成分,可以想象本来营养成分本来就极为缺失的水蜜遭到这样一通破坏会变成什么样。现在各大商超以及某宝上廉价蜂蜜多数都是这种蜂蜜(这可能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我还是要说) 真心分享鉴别蜂蜜的好方法: 识别蜂蜜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全面的化验和分析。但化验一个蜂蜜样品的费用都在上千元,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价值不到百元一瓶的蜂蜜,却花费千元去检测,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不去检测,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无法分辨假蜂蜜。只要消费者平时注意以下问题,就会防止买到假蜂蜜: 第一看名称。如今蜂蜜市场鱼龙混杂,有些名为“复合蜂蜜”、“蜂蜜膏”、“养 胃蜂蜜膏”、“儿童蜂蜜”、“老年蜂蜜”等,是有些企业利用目前管理的漏洞打“擦边 球”来销售产品,获取利益。虽然在名称中含有蜂蜜二字,但这些产品名称的主词不 是蜂蜜,它们不是天然蜂蜜,而是人为加工的制成品。 第二看价格。假蜂蜜成本低,为了争取市场,其价格往往明显低于天然蜂蜜的价格。市场上一斤20以下的蜂蜜劝您千万不要碰,这种蜂蜜是极为劣质的造假蜜;20到40的蜂蜜是一般意蜂产的水蜜(未成熟的蜂蜜);40到60之间价格是意蜂成熟蜜的价格;60到80是中蜂成熟蜂蜜的价格,当然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价格可能会波动;80到100是产量不高某些蜜源的中蜂蜜的价格(比如枇杷蜜,野坝子蜜,五倍子蜜等),100以上的要么是稀缺花源(比如中药材花:黄芪蜜、三七蜜、枸杞蜜、女贞子蜜等,但大多数是假的或者不纯),要么是特殊地域的一年只割一次蜂蜜没有大规模养殖的人养的蜂蜜(一般买不到,网上的一般是用普通蜜掺假的,要不然这种蜂蜜产量极低怎么会有那么高的销量?)。所以常食用蜂蜜的消费者应该通过比较来选择蜂蜜,不要因贪图便宜而上当。 第三闻气味 真的土蜂蜜或者真的蜂蜜,是绝对有花香味的,哪怕很淡,是绝对没有酸味、工业味、腥味等;(不喜勿看,打个广告)比如我家的柑橘蜜成熟蜜的气味就很容易嗅出柑橘花的清香,采用对比方法,闻两瓶不同蜂蜜,一瓶我家的蜂蜜,一瓶加工蜜或者假蜂蜜,一对比就能有很明显的效果。 第四看气泡,蜂蜜要是没有加工,使劲摇晃,是有气泡产生的,在上层和蜂蜜间都有气泡,比较均匀,并且会持久不消的,那是因为活性酶的原因;加工过后,上层只会有少量的气泡或者没有气泡,蜂蜜中会有均匀的气泡呈上浮装为最佳。 第五看颜色,真正的蜂蜜是不会那么纯的,因为没有用机器加工过滤的缘故,看着怎么都不会那么透亮,有少量的杂质。而假蜂蜜色泽鲜艳,非常的透明,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 第六看粘度,这点一定要注意,不要去相信什么越稠的蜂蜜+能拉丝的蜂蜜就是好蜂蜜,NO太out了,蜂蜜是有波美度的,有的商家为了故意提高波美度,有意的加工脱水浓缩(这是大多数水蜜的造假方法),水分少了,自然浓度就上去了,拉丝就很简单了,真的蜂蜜是半粘稠的,特别是到了夏季,还有点稀稀的,这是正常的,一般这种原蜜夏天都需要放冰箱保鲜室内。 第七尝味道,舌头是人体比较敏感的部位,辨别真假蜂蜜时可以用舌头进行验证。真蜂蜜它的花蜜味比较浓,而且比较纯正,糖的成分也比较适中,不会太甜,回味时略有酸味和微刺喉的感觉。而假蜂蜜糖分比较多,蜜味比较淡,吃到嘴里都是甜味而没有蜜味。品尝蜂蜜后往往给人愉悦的感受而用糖浆等配制的假蜂蜜则没有这种感受。经常食用蜂蜜的消费者很容易根据这点来判别自己选择的蜂蜜是否为天然蜂蜜。 第八补充几个方法:1)含糖和结晶鉴别:掺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混浊状,花香味亦差。掺红糖的蜂蜜颜色显深,掺白糖的蜂蜜颜色浅。结晶时可用两手指揉搓,以感到黏腻为好,有颗粒感而长时间捻不化开的则含糖(真蜂蜜结晶也会呈颗粒状,但容易捻化)。2)买蜂蜜时要看标签: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有的蜂蜜产品配料表中写着蔗糖、白糖、果葡糖浆、高果糖浆等,这对真的蜂蜜产品也是不允许的。真蜂蜜的标签上也只能写什么花的蜂蜜,或者纯蜂蜜。不可能是蜂蜜膏、蜂蜜饮品之类的偷换概念的伪蜂蜜。 在这里得提醒一下有些消费者喜欢到路边的蜂场买蜂蜜,认为这样的蜂蜜“新鲜”,品质好。建议尽量不要选择这样的蜂蜜。蜂蜜的采集大多都在环境比较好,蜜源植物丰富的地区。有些人在马路边放几箱蜂,然后声称卖的是天然蜂蜜,细心的消费者可以观察到,这些蜂箱里并没有蜜蜂飞进飞出,而且周围也没有可供蜜蜂采蜜的蜜源何来“天然蜂蜜”? 除非是在中蜂长期养殖的固定蜂场选购的蜂蜜(也就是亲自到蜂农家里面去选购)才可以放心,因为固定的蜂场是中蜂养殖的场所(中蜂一般不会频繁转移地方去采蜜),意蜂要频繁换地方追求大的蜜源地采蜜(消耗大,蜜源小养不活他),割蜜的时候要看是不是封盖的成熟蜜!!! 现在实验室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仅供参考,实用性低): 附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容易以其他糖原料制品来掺假。因此检测蜂蜜的真实性一直是蜂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目前检测蜂蜜真实性主要是通过检测碳-4植物糖和高分子量糖两个指标来鉴别蜂蜜中是否掺入了其他非蜂蜜的组分。主要的检测方法是碳同位 素方法和薄层色谱法。蜂蜜主要来源于碳-3植物由于碳同位素水平的差异,可以利用同位素方法准确鉴别蜂蜜掺入的碳-4植物糖的非蜂蜜组分。蜂蜜含有很少量的高分子糖,利用分子量和极性的差异,通过薄层分离测定可以鉴别出蜂蜜中是否掺入了其他非蜂蜜的组分。 国家标准对蜂蜜的质量规定的主要指标: 目前,国家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蜂蜜的质量与安全做了相关要求: ①感官要求 色泽依蜜源的不同,从水白色(几乎无色)至深色(暗褐色)。滋味和气味具有相应蜜源植物特有 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状态常温下呈黏稠液体状态,或部分及全部结晶状态。杂质不含蜜蜂肢体、幼虫、蜡屑及其他可见杂物(巢蜜除外)。 ②理化要求 果糖及葡萄糖(还原糖)含量应大于60%。而对于蜂蜜中蔗糖的含量,除桉树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允许在10%以内,其他品种蜂蜜应不超过5%。锌应该小于25mg/kg推荐性理化指标规定蜂蜜一级品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20%,其中荔枝蜂蜜、龙眼蜂蜜、柑橘蜂蜜、鹅 掌柴蜂蜜,乌桕蜂蜜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23%。蜂蜜的酸度不应超过40(1mo/氢氧化钠)mL/ kg羟甲基糠醛不应超过40mg/kg;灰分小于或等于0.4%而淀粉酶活性作为评价蜂蜜新鲜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家标准规定,除荔枝蜂蜜、龙眼蜂蜜、柑橘蜂蜜、鹅掌柴蜂蜜不应小于2mL/(gh)外,其他蜂蜜均应大于或等于4mL/(gh)。 ③安全性要求 蜜蜂采集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应该安全无毒,不得来源于雷公藤、博落回、狼毒等有毒蜜源植物。对农药和兽药残留及微生物也做了相应的限量规定。 ![]() 这是我家柑橘蜜的检验报告 描述蜂蜜质量好坏的指标 水分、还原糖含量、酶值和糠醛是描述蜂蜜质量的4个重要指标。当蜂蜜水分过高时,容易发酵变质,因此蜂蜜标准要求一级品的水分应小于20%,其他特殊蜂蜜水分应小于28%。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之和应大于60%。酶值和糠醛同属于蜂蜜的新鲜度的指标,通常情况蜂蜜的酶值应大于或等于4mL/(gh)。蜂蜜中的糠醛一般指的是5-羟甲基糠醛,在蜂蜜存贮过程中会自然产生,当蜂蜜中此物质含量过高时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大多数国家的蜂蜜标准中规定糠醛的含量应小于或等于40mg/kg。重金属、微生物、农兽药残留是蜂蜜安全检测的主要三个指标。其中重金属铅应小于1mg/kg锌应小于25mg/kg;微生物方面对大肠杄菌、霉菌计数、菌落总数、嗜渗酵母计数、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做了严格的要求;农兽药残留主要是对禁用农兽药做了明确规定,比如禁用药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等不得在蜂蜜样品中检出。 淀粉酶值对评价蜂蜜的新鲜度非常重要。天然蜂蜜中含有丰富的酶如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酯酶等近百种酶。蜂蜜中的酶来源于蜜蜂本身、蜜源植物及其他昆虫。蜂蜜的某些功效与其中的酶密切相关,如蜂蜜用于护理伤口时的治疗作用蜂蜜能够缓解胃痛和治疗腹泻的功效。并且酶具有帮助消化、吸收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酶是所有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作为蜂蜜的活性物质,酶是判定蜂蜜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检测方便,以淀粉酶值作为蜂蜜中酶的检测内容。蜂蜜的淀粉酶值能够反应蜂蜜的质量未经充分酿制的蜂蜜,酶值偏低;经过高温加热处理或过久储藏的蜂蜜酶会受到破坏,酶值变低。蜂蜜的淀粉酶值是判定蜂蜜成熟程度、新鲜程度和加工工艺是否合理及是否掺假的重要指标。在有些国家蜂蜜的酶值作为蜂蜜的评级标准,即酶值越高,等级越高价格也越高。 国家可能要实行的对蜂蜜的监控方法: ——蜂蜜质量追溯系统 建立食品追溯系统是国内外公认的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的有效技术手段。蜂蜜是一种特殊食品,在“从蜂场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中,同样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建立蜂蜜质量追溯系统,通过标志和电子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蜂蜜的走向与来源进行追踪溯源,明确各责任方,可及时查找问题根源。对消费者来说能通过该系统查询端查询所购买的商品蜂蜜的来源,可以了解它是产自哪个地区、哪个蜂场、哪个厂家,一旦蜂蜜出现问题也可以依靠这个系统找到责任方。有了这个系统在质量安全上对消费者利益形成了种保护。目前我国蜂蜜质量追溯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 ![]() 贴一张我家的蜂蜜,不喜勿喷!!!
|
|
来自: 蜂蜜知识百科 > 《你所不了解的蜂蜜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