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给孩子的期待,可以是良药,也可以是毒药:再谈孩子厌学和抑郁之成因

 太行森林 2018-09-21

开学了,厌学和抑郁的孩子又增加了。碰巧,今日无意间看到某奶粉(×睿)广告,一位妈妈费尽心思想要自己的宝宝弹一手好琴,效果差强人意。于是她煞费苦心地挑选了这款奶粉给孩子,心想:“我要给他最好的起点”。结果孩子喝了以后立马“升级”,在妈妈上班时拨通其电话,在电话中用自己稚嫩的手指断断续续地谈了一段乐曲给妈妈听。听到从电话那端传来的钢琴声,本来焦头烂额的妈妈流下了欣慰的眼泪。


且不说此广告有多少渲染的成分,但它却折射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将自己对生活和未来的期待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厌学和抑郁的孩子们,许多恰好又背负了父母那沉重的期待。那么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来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好是坏?怎样的期待算合适?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


根据德国Helm Stierlin提出的派遣理论(Delegation Theory),当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出现以下5种情况时,容易制造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反之也许我们可以推论,如果你给到孩子的期待没有出现以下几点情形,那就还好。



1. 期待过重,超出孩子的能力上限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家人对孩子的期待远远超过了孩子当下的能力范围。 而这些期待中,多少又有一部分是父母或家庭的前辈们自己未能完成,而又心有不甘的:“一只大鸟自己飞不远,就在窝里孵一只小鸟,让小鸟替ta去飞。”


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极端的表现,要么心中一个执念:“我不能让家人失望,我要努力”,默默努力,压榨自己,甚至成为“耗竭综合征”(Burning-out Syndrome)患者;要么可能是极度的反抗,父母越希望ta做什么,ta越不顺从,甚至不惜用抑郁和拒学来保护自己。


一位曾来我这里求助的女生,她在国内一所顶尖大学就读,爸爸是中学老师,妈妈是会计。一个“完美”的家庭,结果女孩在一次期末考试受挫后就不肯去上学了。父母困惑,女儿从小乖巧、优秀,怎么会厌学。


结果治疗中女孩说的话让父母大吃一惊:“我从小就像一只过载的骆驼,背上都是父母的期望。爸妈虽优秀,但他们年轻时因为家里穷,都没读成大学,他们都有一个没实现的学术梦。从小,我考了90分,他们要我考100分。我考了100分,他们说我字写得还不够好看。我考上大学了,他们说我当上了教授才算对得起他们,说他们一切都是为了你,要我不要辜负他们。这就像一个魔咒,每次考试时,他们的话都会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我不能失败,但我却真的失败了,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有的父母,虽然嘴上未明确给孩子提要求,但会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隐晦地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期待,这种潜意识层面传递的期待同样影响深远,“我妈妈从不跟我提要求,但我却清楚地知道她对我饱含期待。她对自己和婚姻都失望至极,我有记忆开始她就常在我面前感叹命运不公,说像我爸这样赚不到钱的男人有多可恶。听得多了,我慢慢就觉得赚钱就是我的使命。有时我太累想修整一下时,脑子里就会自动跳出妈妈的叹息,我就会自动地让自己继续工作” ,一位“耗竭综合征”的金领如是说。



2. 不同家人给孩子的期待相互冲突,孩子纠结


有的家庭是另一种情况:爸爸给孩子一个期待,妈妈给孩子一个要求,结果两者的期待彼此冲突。孩子夹在中间,不知道该听谁的,左右为难。谁的殷切期待都不能不听,但又都不能全听。


“我爸爸要我以后做工程师,他说那些风花雪夜,舞文弄墨的文科都没用。我妈则完全相反,要我当作家,她觉得真正的‘牛人’都是那些对人生意义有思考的人。我看文学名著时,我爸就骂我,说我废物。我做物理模型,我妈就在旁边冷嘲热讽,说我和我那木头老爸一个死样。我烦死了,所以高考报志愿时我谁的都没听,索性报了考古系。他们越烦我,我就越挫越勇,越不听他们的”,这个孩子最后选择以“谁的话都不听”的方式,试图摆脱父母对他的“双重束缚”。


3. 孩子没有收到任何期待,迷茫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父母会问“那是不是不给孩子任何期待或压力就行了呢?”答案是:肯定不是。


有不少这样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没什么具体的期待,也对孩子日常言行提不出什么指导意见。孩子看似自由自在,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一些孩子甚至会觉得自己不被家人需要,自己不属于这个家庭,像个外人。这种心情其实很容易理解,期待一方面意味着压力,但同时也意味着给你期待的这个人和你的羁绊。


个体从小和家人的这种连接少了,长期当“空气”,会慢慢变得“习惯”一个人,有的可能就成了当下大城市里常见的“空巢青年”。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单位和住处两点一线,看上去无欲无求,不需要和别人的连接,但许多可能是平日没有体验过被家人关注和需要的感觉。慢慢地,他们不敢对人际关系有所期待,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有的多子女家庭中,如果这个孩子在同胞中排行靠中间,长期被家人忽视,就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了。一个“空巢”女孩曾说:


“我们家很穷,我小时候父母忙着工作。我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妹妹和弟弟。父母常叮嘱和教育哥哥,而对弟弟妹妹们也是关爱有加。而我呢,夹在当中就像空气人一样,从小就不被关注。父母对我没啥期待,也没啥感情。现在长大了,我觉得和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逢年过节我也不想回家,平时我也不想和别人说话,觉得一个人也不错,但有时心里会觉得空落落的。现在想来,我从小总是犯各种看上很愚蠢的错误,都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因为被骂总比被当作透明人来得好,其实我蛮渴望父母的关注的吧。”



4. 家庭的期待和孩子自身发展意愿矛盾


有的家庭里,孩子的梦想和家人的期待大相径庭。有的孩子会坚持己见,有的孩子则会为了父母的需要选择妥协。但不管何种情况,孩子心里的那份纠结都难以言说。


导演李安便是典型的例子,为了坚持自己的导演梦,他与父母的冲突持续多年。既想坚持自己的梦想,内在又有一颗“孝心”在心疼和顾忌着父亲的感受,真是“忠孝不能两全”。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化下很常见,中国的“孝道”一词,更多强调的是孩子对父母单向的服从,却很少教会孩子如何真心去爱父母。


有的子女,不仅是自己的职业,甚至连婚姻都要迁就父母。即使偶尔坚持己见,父母或亲友们一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啊?我们都那么大岁数了,你就忍心气我们吗?”也会成为让孩子不得不屈服的杀手锏。这也造就了目前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春节相亲和反相亲的攻防大战。


记得有一位男士,高考时他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结果就读后无心上课,每日在宿舍打游戏,以此间接反抗父母。直到期末挂科不得不面临留级时,他才开始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后来他回家乡复读高中,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取另一所大学里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他爱上一外地姑娘,但父母偏要他娶一本地女孩。他一怒之下,跟父母谎称自己是同性恋,以此逃避父母的追击。


李安:我不教孩子如何孝顺,而教他如何去爱。


5. 孩子收到父母的期待,但没有机会去实现它


有的家庭,孩子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但由于各种原因,却没有机会去将其付诸实践,整个家庭内心的压抑和烦闷可想而知。有一位抑郁的女孩找过我,女孩的父母是老来得女,加上女孩从小体弱多病,父母一直把她当婴儿般照顾。而女孩从小成绩极其优秀,父母对她寄予厚望。


女孩高中毕业时拿到美国一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全奖,全家欢欣鼓舞,但同时苦恼也来了。去吧,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年事已高,不可能去国外陪读。不去吧,机会难得,放弃了会悔恨一生。而为了女孩的身体考虑,女儿最后放弃了留学机会,转读了国内一所大学。女孩入学后一直闷闷不乐,心中充满不甘、自责及对父母的内疚,最终转为抑郁。


那么,什么样的期待算是合适的呢?这个问题本无标准答案,但大体来说,合适的期待应具备以下条件:1)它会稍微超出孩子当下的能力,但通过孩子的努力,花些功夫能够达成;2)它需要和孩子自己的理想有契合之处,而不是让孩子放弃自我,转而“接盘”父母的整盘梦想;3)避免父母给到孩子的期待彼此矛盾;4)当孩子想到它时会有一点紧迫感。做成了,会让孩子觉得有被父母认可。如果做不成,ta也不会觉得父母就不爱自己了;5)让孩子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有机会去实践。


这样一来,也许您的期待便能变成孩子的良药,而非毒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