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改善纠正翼状肩?

 longjiufan 2018-09-21

翼状肩纠正视频讲解


這次的影片內容針對翼狀肩胛的狀況說明,從姿勢評估到肌肉伸展,再到訓練動作詳細的解釋。影片一開始先請出Raymond解釋何為翼狀肩胛,當肩胛骨開始偏離肋骨,讓人從後方看起來像天使的翅膀一樣,就有可能導致手臂及肩膀的動作失衡。

在開始改善之前要先做姿勢的評估,從對象的背面開始,請對方先往前平舉雙手,在逐漸往上舉再到逐漸往下的過程中,即可發現肩胛骨是否有偏離肋骨的狀況。

如果是因為菱形肌或是提肩胛肌的過度緊繃,則需要透過肌肉的伸展來改善,這些伸展動作需要在一周內每天重複數次,每次持續30到60秒才會開始改善。菱形肌的伸展需要讓對方靠著牆壁,在臀部不離開牆面的情況下,雙手交疊前伸,盡可能的向前伸展。

提肩胛肌的伸展要先分辨過緊的肌肉在哪一側,視線要往不緊的那一側肌肉往下看,背部一樣緊靠牆壁,用手向下加強頸部的伸展,另一手向上高舉。

如果有圓肩的狀況,就有可能是背肌、胸小肌、肩胛下肌的過度緊繃,那就需要伸展這些肌群,這邊用過去的影片來示範。

背肌伸展:

胸小肌伸展:

肩胛下肌伸展:

在上述的姿勢評估以及肌肉伸展之後,如果要讓問題充分改善,就要加強前鋸肌的鍛鍊,這邊共有六個動作,採果人、拱背的伏地挺身、前伸彈力帶外展、鑽牆、體撐+前鋸肌的直臂下拉。採果人要先讓彈力帶固定於身體後方,一開始要先讓手臂盡力往前伸,會像是向前再往上摘蘋果的動作,之後動作要維持肩胛骨的伸展,不要讓手臂直接往回縮,直到放下手臂。

拱背的伏地挺身要先從伏地挺身+的姿勢開始,先讓背部拱起,之後用手往前推讓身體往腳踝方向,這期間要讓肩胛骨能完整包覆身體達到充分的伸展。

前伸彈力帶外展在雙手抓住彈力帶的狀況下讓手往前伸,逐漸展開雙手,但要注意不可讓肩胛骨彼此靠近,因為此時要專注在前鋸肌的鍛鍊,而不是菱形肌。

鑽牆的動作要先雙手握拳,手臂打直的情況下倚靠牆壁,試著向前伸,讓肩胛骨伸展,但不要讓整個胸椎變形,因為主要仍是需要鍛鍊前鋸肌,避免脊椎的代償,之後讓拳頭外旋,像是讓手鑽入牆面一樣。

這是比較進階的訓練動作,體撐+要在體撐的狀態下讓整個身體前傾,讓身體維持等長收縮,雖然這個動作也會運用到腹部,但要更注重前鋸肌的感受度,盡可能讓動作維持5到10秒。

相較於平常的直臂下拉,這個動作要更專注在前鋸肌的訓練,因此手臂向前伸展時,不可讓胸椎變形,在這個狀況下承受重量,跟前一個動作一樣是較為進階的動作,需建立前鋸肌的感受度再嘗試。

關於翼狀肩胛,要先透過姿勢評估判斷是哪邊的肌肉過緊,先嘗試肌肉的伸展,來改善過緊的肌肉,也能改善受到夾擠的神經,在肌肉得到伸展之後,可以透過訓練鍛鍊前鋸肌。

精彩历史文章:

肌内效贴扎技术(KT)

您不知的让治疗效果事半功倍的康复辅具

一首医护版《我们不一样》献给大家

肌肉“记忆”说法是否存在?

淋巴引流手法

见证波士顿的康复医疗

本体感觉究竟是什么?

新bobath技术姿势控制与运动控制

CNS|正常的姿势控制

调节姿势紧张的模式和关键部位

涨知识|为什么训练后会出现肌肉酸痛?

体态纠正|”颈后大包“不是“富贵包”

手法纠正长短腿

运动损伤之肌肉拉伤和RICE原则

肩带的检查、常见损伤与治疗

骨盆的检查与评估

肩痛并不是一种知觉,伤害感受才是

肌筋膜在康复中的应用理论基础

脊柱侧弯视频详讲

详讲肌肉运动学

(精华)神经康复之肩痛分析

半月板损伤后治疗与康复

骨盆姿态系统分析

肌肉工作方式分析

治疗师为什么要对患者进行姿态评估?

物理治疗的临床推理

康复新进展——三维康复训练

最全PNF技术讲解——带操作视频

异常步态解析——骨盆与躯干

腰肌劳损的普拉提运动疗法

网球肘的康复带视频讲解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最全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讲解

腰椎间盘突出不练小飞燕也不练卷腹

本体感觉与平衡训练

核心肌群功能

肩手综合症康复

康复|肩峰下撞击综合症

必看|肩肱节律是什么?如何进行徒手纠正?

呼吸训练角度去纠正肋骨外翻

颈椎病的全面康复

肌肉对脊柱的额面、矢面平衡与稳定的作用

学习用到的动画解剖软件大揭秘

骨盆理论(一)

呼吸模式纠正训练策略分析

核心肌群功能

异常步态解析——骨盆与躯干

最全关节松动术讲解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