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地预缴增值税,这个问题你注意了吗

 刘刘4615 2018-09-22
原创: 何广涛 何博士说税 2018-09-21

跨地级行政区施工(下简称异地施工)需要在项目地预缴增值税,预缴的基数是不含税的总分包差,支付的分包款越多,总包单位预缴的增值税就越少。


另一方面,建筑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并不受预缴税款金额的影响,预缴多了,补缴的就少,预缴少了,补缴的就多,二者之和是一个常量。


这样看来,预缴税款的多少似乎不会对建筑企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因而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对预缴增值税给予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是有点门道的:


一是,根据2016年第17号公告的规定,该预缴不预缴,或者自应预缴之月起超过六个月未预缴的,由机构地主管税务机关予以处理。这是风险点。


二是,没有及时取得分包款发票,或者取得分包款发票不合规导致异地多预缴增值税,有可能会引起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进而影响损益。


跨省异地施工,项目地税务机关有可能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或「对企事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等税目核定征收建安企业个人所得税。


从具体操作上看,核定征收的基数与增值税预缴的基数一致,如果建安企业在异地多预缴增值税了,当期就要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预征的个人所得税,机构地是不认的,无法予以抵减。


例  某工程项目不含增值税造价1000万元,分包工程不含税造价800万元,正常情况下,总包按照200万元预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包单位按照800万元预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如果总包单位一次性收款1000万元,未及时付款取得合规分包发票,预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数就是1000万元,分包单位后期收款后还要按照800万元预缴两税。


总包单位取得800万元发票时,由于工程款甲方已经支付完毕,这800万元的分包款无法在异地予以扣除,相当于多交了800万元对应的个人所得税。


三是,附加税(费)也有可能存在差异。城建税机构地和项目地税率有可能不一样,政府性基金种类也有可能不一样。如果预缴增值税操作不好,同样存在多交附加税的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