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之解

 东夷人士99999 2018-09-22

 

有关《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之解,目前最原始之解,是《毛诗故训传》里释『寿,考也』而已。而到了东汉中期,有学鲁诗的张衡于〈东京赋〉里用了一句『送迎拜乎三寿』。清末陈乔枞《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指出:『衡治鲁诗,盖鲁「作朋」之义如此。《汉书礼乐志》注引李奇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诗云:「三寿作朋。」与衡赋三寿说合,当亦鲁训。』到了东汉晚期,郑玄笺里表示:『「三寿」,三卿也。』唐代孔颖达整理隋代刘焯及刘炫的义疏,把三寿称为『老者尊称』,并指出『天子谓父事之者为三老,公卿大夫谓其家臣之长者称室老,诸侯之国立三卿,故知三寿即三卿也。言作朋者,谓常得贤人,僖公与之为朋,即《伐木》传云:国君友其贤臣也。』

 

吾人可以发现,较郑玄时代为早,成于东汉早期而如今本的《毛诗故训传》里释『寿,考也』,指寿考之人。而郑玄笺成是『三卿』,隋唐毛诗界主之,明显郑玄与毛传所释取向不同。而到清代马瑞辰主毛传,反对郑玄之说,而于其《毛诗传笺通释》内指出:『《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并说:『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以上。』又曰:『《笺》训为三卿,失之。』

 

朱熹《诗集传》:『「三寿」未详。』又言:『或曰愿公寿与冈、陵等而为三。』

 

时至近年,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宗周钟考释》里指出;『参寿,即《鲁颂·閟宫》「三寿作朋」之「三寿」。古铭刻多见此语。』而且得出了:『当以参为本字,意为寿如参星之高也。』

 

又有王显《<</span>诗·閟宫>“三寿作朋”解》指出:『「三寿作朋」是「三寿亡朋」的讹误,而「三寿亡朋」也就相当于「万寿无疆」。』

 

王挺斌〈利用清华简来解释《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依杨朝明《<</span>诗经·閟宫>“三寿作朋”试解》整理更加细列以上各种说法,并以出土之清华简内有『高宗观于洹水之上,参寿与从。』而赞成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一文内指出:『寿,《尚书·召诰》疏:“谓长命”,这里“三寿”指三位长命的老人,简文称之为“少寿”、“中寿”和最老寿的“彭祖”。通读全篇,主要是武丁和彭祖的问答,其间论说都依托于彭祖,事实上是后人假名于彭祖的一篇论议性质的作品。』并评析了古今有关此四字之释时,指出了;

 

『那么,我们如果把这里的“参(三)寿与从”以及其中所提到的三位寿者与《閟宫》的“三寿作朋”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后者所说的“三寿”,其实也是指三位长寿之人。如果用第四说“参寿说”来理解,那么“参寿与从”这样的话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其中的三位寿者也无从落实。王显先生的说法,是认为“三寿”同“万寿”一样,但考虑到㠱中乍倗生饮壶铭“匄三寿懿德万年”中同时出现了“万年”一词,如果要将两者等同,那么铭文语义显得十分混乱;更何况也难以读通相关辞例。上引第三说中朱熹引的“或曰”之说无稽,鲜有人从其说。第一说中郑玄解释为“三卿”,孔颖达进一步以“贤人”作为解释,但是还没有提到“长寿之人”这一点。相比之下,第二说则略胜,不过还欠缺直接而强有力的证据;毛传直接把“寿”训为“考”,让人觉得好像是祝寿之辞,所以马瑞辰进一步将“考”训为“老”,然后引了《左传》杜注以及《文选》李注所说的“三等寿”之说,这是很有意义的,只不过杜注以及李注所说的“三寿”还是语焉不详,让人难以完全信服。』

 

而有结论:『现在,有了清华简的材料,我们可以明确《閟宫》“三寿作朋”所说的“三寿”,其实就是指三位长寿之人。过去学者所称引的金文如晋姜鼎、宗周钟、者减钟、㠱中乍倗生饮壶等铭文中的“参寿”或“三寿”现在可以确指为三位长寿之人,这是应该要注意的。』

 

按,王挺斌先生之文写作当时,有关此《殷高宗问于三寿》篇全文尚未发表,日后发表后之全文如下:

『高宗观于洹水之上,三寿与从。

 

高宗乃问于少寿曰:「尔是之人,生而是;知二有国之情。敢问人何谓长。何谓险。何谓厌。何谓恶。」少寿答曰:「吾闻(夫长莫长于路;吾闻夫险莫险于妒。厌非宠。恶非辱。」

 

(高宗乃有问于)中寿曰:「敢问人何谓长。何谓险。何谓厌?。何谓恶。」中寿答曰:「吾闻夫长莫长于风。吾闻夫险莫险于心。厌非臧。恶非丧。」

高宗乃有问于彭祖曰:「高文成祖,敢问人何谓长。何谓险。何谓厌。何谓恶。」彭祖答曰:“吾闻夫长莫长于水;吾闻夫险莫险于鬼。厌非兵。恶非倾。」

 

高宗乃言曰:「吾闻夫,长莫长于(口);吾闻夫险,非(慎)矛及干。厌非富。恶非无食。苟我与尔相念相谋,世世至于后嗣。我思天风,既回有止。吾勉自抑、畏以敬,夫兹(克)君子。君子而不读蓍占,则若小人。小人之纵、诳而不友。』

 

则从该简来看,「三寿」指少寿、中寿及彭祖三人。此为先秦战国时代人之释「三寿」。则《毛诗故训传》及清代马端辰之释似胜。只『上寿、中寿、下寿』应改为『彭祖、中寿、少寿』三者。古金文之上之『三寿』亦非如郭释之『意为寿如参星之高』。

●『三寿作朋』的重点在于『朋』字

 

自从清华简出土,此『三寿作朋』似已获得完美解释,但详究之下,完全没有。按,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篇乃战国时代的文章,其以商君武丁问于少寿、中寿及彭祖,不是问普通之人民里的三种寿命之人,而读文意,乃是问仙人,属仙鬼之事者,故与古来所有释文都有未尽相合之处。

 

『三寿作朋』的重点在于『朋』字,为何如此说,因为,所有释『朋』者,皆以明目所见,认为不就是『朋友』之意吗。以三种寿命之人交为朋友,如此一来,『三寿作朋,如冈如陵』。按,周代封建之制之下,贵族不与平民为友,即若三种长寿之人民亦如此。故《鲁颂、閟宫》成文之时,如何鲁君去与三寿之民人做朋友而且弄成如冈如陵的政权隐固或长寿的态势出来。只要熟知周代封建本质即知不可能以上任一说法成立。

 

按,杨朝明先生〈《诗经·閟宫》“三寿作朋”试解〉一文里,举出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所引;

 

『《宗周钟》:“参寿唯利。”

《者减钟》:“于其皇且(祖)皇考,若召公寿,若参寿。”

《晋姜鼎》:“三寿是利。”

《□中壶》:“匄三寿、懿德、万年。”

《三寿区》:“三寿是□。”』

 

杨先生一来,指出『参』即郭沫若所说的天上的参星,二来又指出『在金文中,“朋”像两串贝形,其意可引申为“比”或“同类”,“比”应该为同类相比。“参寿作朋”应为“参寿作比”或“寿比参星”,此句即颂僖公之寿与参星相同,因此,在这里把“朋”字理解为“比”或“同类”比较合适,而不能解作“伴侣”、“朋友”或“合并”等意』

 

并举《诗经·小雅·天保》有“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而指出:

 

『这是臣子祝颂君主的话,是说上天保佑君主安定,事业无不兴隆,就像山、阜、冈、陵那样稳固,冈、陵同山、阜一起都是比喻前者的。与其句子结构相似,《鲁颂·閟宫》中“三寿作朋”后之“如冈如陵”应是说鲁僖公之寿象冈、陵那样坚固,此句的意思也正如《小雅·天保》里的句子:“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诗经·唐风·绸缪》“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诗经·小雅·苕之华》“三星在罶”均是如此。《毛传》以“三星”为“参”,孔颖达疏:“参有三星,故言三星参也”,《汉书·天文志》:“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所以,“参寿”和“三寿”为同一概念。』

 

吾人认为,杨朝明先生的说法是也。按,《者减钟》:『于其皇且(祖)皇考,若召公寿,若参寿。』一见语法构成,即知,『参寿』乃与『召公寿』并言,指如同召公一样的长寿,及如同参一样的长寿,则『参』只指一物,是人也好,那就是仙人?是某贵族?如召公。若是自然现象,如天上的参那颗星。『参』不会是三个人或三颗星或是三样东西。所以,古虽『参』通『三』,但于『三寿作朋』里的『三寿』的『三』当通『参』,乃指天上的参那颗星。

 

其实,周代封建天下,虽其时对于参那颗星在意义上没有明文的文献可征其旨义,但是就从《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在此诗内,就是以参这颗星的伴随着要去见爱人的人,去成就约会。而参星,不就是在喜事时伴着人的那颗星吗。所以有参这颗星作伴作朋友,即『参寿作朋』的『作朋』之义。

 

而且,更可以参证以《诗经小雅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朱熹《诗集传》:『羊瘠则首大也,罶中无鱼而水静,但见三星之光而已。言饥馑之余,百物凋耗如此。』

其释最切。按,一如《诗经·唐风·绸缪》,西周的对于天上的那颗参星,认为是人的伴星,也是一颗喜星,当然长寿也是喜事。但是《诗经小雅苕之华》的那位下层贵族的作者,看到当时『牂羊羵首,君子不饱。年饥孔荒,士民危殆。』(三家诗里的齐诗的《易林·中孚之讼》之释),于是哀叹即若要在水中捕鱼充饥,鱼器里也只反射出天上那颗伴星的参星的影子,而没有鱼。于是,可以明白,参星在周代封建天下的意义,就是人的伴星,它本具喜星色彩,但无鱼的鱼器里无鱼而伴着伴星及喜星的影子而已,无乃悲不胜悲,何喜之有,于是知《诗经小雅苕之华》作者之匠心独运,此诗不谓之佳中之佳诗而不能。

 

经以上分析,遂知,《诗经·鲁颂·閟宫》『三寿作朋』的解释乃是先应正字作『参寿作朋』,意为有寿喜之伴星的参星为伴,接下来的『如冈如陵』乃得正解,即于是鲁君像是山冈及山陵般地长寿且稳固耸立长久。(刘有恒,2017.12.9写于台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