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修炼的是什么?(二)

 相伴好时光 2018-09-22


曾乃梁:太极拳的“六练”

  太极拳是一种综合了各家拳法而形成的内外兼修、形神供养、柔和缓慢、轻灵圆活的拳术。太极拳对健身、养生很有好处,是许多慢性病的克星。现在,对太极拳的健身养生效果,国内外的人士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

太极拳既然有着这么好的健身功效,那么,我们在练习太极拳中究竟应该修炼什么?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提高太极拳的锻炼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练习太极拳要分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锻炼,第二个层次是习练,第三个层次是修炼。

  练习太极拳的第一个层次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的,他们每天练习几套太极拳,随着音乐的伴奏,活动活动筋骨,愉悦愉悦精神,达到一般的健身目的就可以了。这就是个活动肢体的层次。当然,这个层次的太极拳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运动就比不运动好。现在,很多人静的时候多,动的时候少,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在肢体运动层面练习太极拳,也是每一个练习太极拳的人所必经的道路。随着太极拳练习的深入,很多人就会进入到了练习太极拳的第二个层次——习练太极拳,研究太极拳,进而进入到第三个层次,即修炼太极拳。修炼太极拳不仅仅是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理论,还要在道的层面上研究太极拳对人的精神的作用。

  下面,我重点讲解一下练习太极拳的第二个层面——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理论,把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我认为,练习太极拳在习练、研究这个层次上讲,有三项练习内容:第一是技术练习,这是最核心的部分;第二是身体练习,这也是很重要的;第三是心理练习,这也是练习太极拳不可或缺的。

  首先,从技术练习上讲,练习太极拳要练习功法、套路、推手对练三项内容。

  第一,功法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是太极拳的基础练习。武术谚语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就是讲武术功法练习的重要性。我总结了太极拳的功法练习有下盘练习、上盘练习、发劲练习、组合练习等内容。下盘练习包括太极桩、开合桩、升降桩、虚步弓步桩等,还有猫步。上盘练习有推掌、分掌等练习。上盘、下盘的练习,都要缓慢柔和,弧形运动。发劲练习是我这些年在教学中,针对青少年练习者加进的练习方法,有搂推发劲、分靠发劲等,这些练习方法特别适合年轻人练习。组合练习,就是把一些拳势动作组合起来进行训练。

  要真正练好太极拳,仅仅练习套路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一些功法的专门练习,要经常进行基础功法的练习。我带过的运动员,比如高佳敏、陈思坦等,平时都要进行基础功法的练习。这些功法,永远是晋升到太极拳高层次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打牢根基,你才能不断地提高太极拳水平。

  第二,套路练习。太极拳的套路是很多的,有传统的套路,也有新编的套路;有徒手练习,还有器械练习。这里就不多讲了。

  第三个内容是推手对练。传统的太极拳都有推手练习,我近几年创编了太极拳对练套路。推手有单推手、双推手、四正手、大捋推手等等。这些练习内容,是学习太极拳的重要内容。

  以上我讲了太极拳技术层面的训练内容。练好太极拳,要经历十年八年的练习,关键在于坚持。在太极拳技术练习中,重要的是“先重形,后求意”,也就是首先要把外形动作做准确,动作规范了,然后才能劲正。在练习太极拳中,许多人重视了“以腰为轴”,却不注意“胸腹的虚实含展”。然后是“求意”——要注重意念,要意守丹田。意守丹田,舌下生津,气息绵绵,气血畅通,这就达到了太极拳的锻炼效果,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获得健康长寿、祛病延年的养生效果。

  练习太极拳,要先练形劲意,再练松静通,后练精气神。从技术层面上说,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形劲意气的完整统一,练习手眼身步的协调一致。在这个练习过程中,我们还要领会太极拳的攻防含义,这是很重要的。很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不研究动作的攻防含义,这样太极拳就变成太极操了,动作也不容易做到位。另外,意守丹田也很重要,意守丹田能够增加膈肌的运动,加大呼吸量,促进内脏的蠕动。古代养生家讲:“呼气入气,寿与天齐。”讲的就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对养生健身的作用。

  对于练习太极拳,我总结了一句话:“习太极术,明太极理,悟太极道。”我们练习太极拳,最初是研究太极拳的技术,然后是明了太极拳的攻防技击、养身益寿的道理,最后,要通过太极拳的练习,领悟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悟太极道”,这是在精神层面对太极拳的把握,是个飞跃,这就进入了修炼的阶段。

  许多拳友感到,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心胸变得宽广了,更懂得谦恭忍让了。这就是太极拳修炼的结果。太极拳的修炼,应该提高到精神层面,提高到文化的层面,就是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太极拳,胸怀更博大,修养更高尚,豁达大度,真正做到“厚德载物”。太极的精神,我认为有“谦和、自信、包容、和谐、自强”等方面。这是太极拳修炼的道的层面。真正的太极拳练习,应该在术和理的层面上,向道的层面追求。在掌握“术”后,要更多地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要悟道。悟道,并不是完全靠别人的灌输,更多的是靠自身的修养。

  以上讲的是太极拳技术练习的内容。其次,我们还要注意身体练习,也就是要培养柔韧协调的能力,培养灵敏、耐力等等素质。许多太极拳练习者不重视身体素质的锻炼,太极拳中的许多动作就很难做到位。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注意腰腿功夫的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身体训练的练习方法有压腿、耗腿、踢腿、溜腿等。这些也是太极拳练习者要重视的。

再次是心理素质的练习。要多参加比赛和表演,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这也便于交流沟通和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总之,练习太极拳,要把系统、严格的技术练习,与全面的、有重点的身体练习,以及有针对性的、细致的心理练习,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攀登太极拳运动的高峰。每个阶段,都有练习的重点,每个人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安排练习内容。

  最后,对“太极拳练什么”这个问题,我总结了“六练”:一练手眼身步,形劲意气;二练松静通,精气神;三练技身心;四练术理道;五练和谐、协调、平衡;六练康乐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