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厥阴风木案三则

 六合桂枝 2018-09-22

同心堂-中医科-住院医师 冯建伟

案一:某女,34岁,初诊日期2017年11月25日

自2014年春季开始过敏,面部红肿、瘙痒,治疗期间反复发作,十月份后症状逐渐消失。2015年及2016年亦是如此,今年发病稍晚,5月发病,近月余加重,唇周及眼周红肿刺痛、脱皮,甚者脱皮后出血。每日早晨严重,下午及晚上较轻,口干、口苦,恶风怕冷,素汗出少,眠差多梦,四肢逆冷,口渴欲饮,舌质暗红,右脉洪大而滑,左脉沉而无力。

病机:风火上炎

治法:疏风清热

处方:

薄荷3g 连翘3g 生甘草3g 栀子2g 桔梗2g 桑叶5g 菊花5g 当归6g 桂枝5g 白芍5g 木通2g 麻黄4g 杏仁4g 玄参6g 生地6g 竹叶4g 荆芥3g 乌梅6g 防风5g 白芷2g 丹皮5g 枣仁15g (15剂)

另乌梅丸。

12月12日复诊,服药一剂,皮损明显消退,后虽反复,药尽基本痊愈,舌质稍红少苔,处方以调之。

乌梅8g 阿胶8g 生地15g 当归10g 川芎3g 白芍15g 丹皮8g 防风8g 荆芥8g 薄荷3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案二:某女,60岁,初诊日期2017年12月10日

一周前因生气而头痛至今,其痛始于太阳穴,而后转至颈项,再传至肩背,又传至乳房,止于足趾痉挛疼痛,疼痛每传至他出则原处不痛,如此往复,余无不适,痛苦面容,二便如常,舌淡胖裂纹,左脉散大,右脉弦。

病机:阴虚风动,风行经络

治法:育阴疏风

处方:

枣皮15g 白芍30g 炙甘草15g 生地15g 川芎5g 当归10g 柴胡3g 枳壳4g 木香2g 香附3g 青皮3g 伸筋草3g 丝瓜络5g 怀牛膝6g 桔梗3g (10付)

案三:某男,63岁,初诊日期2017年12月10日

两月前食用香蕉后腹泻,每于肠中漉漉有声后泻下,无腹痛,或一日二三泻,或二三日一泻,泻下急迫,常有未及如厕而泻,余无不适,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疗效;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病机:风陷大肠

处方:

炒白术10g 柴胡3g 防风5g 羌活3g 神曲15g 车前子10g 炙甘草10g 陈皮5g 白芍10g 藁本3g 川芎3g 草果5g(10付)

按: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六腑之贼。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在体合筋。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是以风胜则厥阴肝木病。风与火合,则风助火势,火助风威,风火上炎头面或风火克伐肺经;肝木风胜,则横克脾土,则见腹鸣、腹痛而泄泻;风无处不到,最善侵袭空窍经络,则或痒或见游走之症。

案一中少女,每病发于春季,止于秋冬,早晚不过二三月,春季之时,风气正盛,至夏则由温而热,风火上攻,则头面红肿瘙痒,至于秋冬,肃杀收藏,风气渐藏,是以症状消失,其脱皮者,风令之燥也;其素有畏风怕冷,四肢厥逆,虚寒之象也,纵观之乃上热下寒,故以翘荷汤清上焦之风火燥热;再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治四肢厥逆;丁酉年木运不及,燥气盛行,心火来复,故加竹叶、生地,合木通取导赤散之意,以清心养阴;肺主皮毛,麻黄、杏仁宣发肺气;荆芥既入气分又入血分,辛凉以祛风;丹皮清血中之热;厥阴风盛,酸以敛之,乌梅之用也……

案二中老妇,病发于生气,知其痛在肝气郁结;其痛游走,风之象也;舌有裂纹,阴虚之故;左脉散大,肝血不足;右脉之弦,风邪横犯;是以知其素体阴虚,重之以肝气郁结化火,更耗阴血,阴虚风动,乃游走而痛,是以治疗当育阴而疏风,乃重用山萸肉、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以养肝;生地、川芎、当归,合白芍取四物汤之意,滋水涵木;再加柴胡、枳壳,合白芍、炙甘草而为四逆散,疏肝风,解肝郁;木香、香附二药,木香纵行三焦,香附横行左右,经纬有度;青皮破郁结;伸筋草、丝瓜络引药入经以搜风;“诸气贲郁,皆属于肺”,故加一位桔梗为使……

至于案三中腹泻者,其腹泻之前,腹中漉漉有声,泻时急迫,风之性也,此风陷大肠之证,疏风祛湿则愈。乃予白术、防风、陈皮、白芍取痛泻要方之意,抑木扶脾;再加柴胡、羌活、神曲、车前子,合痛泻要方,取东垣升阳除湿防风汤导其湿,升其阳,疏其风则愈……

此三例,其病虽异,其症亦有不同,其根本皆因于厥阴风木之盛,是以治之皆当散其风则病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