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道教养生追求道德本性的回归之复归于道本

 为什么73 2018-09-23


中国道医



复归于道本就是要求人们以心怀道德为根本。道教为什么要复归于道本?“替树之本末,从本引之,千枝万叶,莫不随也;若从末引之,千枝万叶,莫有随也。再者,枝不可强于干,未不可强于本”。试想一棵树的本小于末,那会是一 种什 么结局,自然会把本折断。而道德实际是人类社会的“本”,非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末”。


如果非道德的社会现象大过于道德的社会现象,那这个社会会进人相当危险的境地,所以道教对道德之本的回归要求的非常强烈,其要求整个社会都要具有道德,并要求返归于本来的大道之德。


道教原初最根本的大道之德是自然而然的,其不同于现世的人们所追求道德。现世人们所追求的道德有了太多渲染或伪装的成分,也就是说有了太多人为的成分,而不是自然的成分。所以,道教非常注重于原生态的大道之德的回归。那复归于大道之德究竟有什么益处呢?在《淮南子》中说:“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死生之分、适情知足或原心反性都具有长寿的意义,因为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当我们在追求长生的时候,却不知此三者就是长寿之药。又在《诠言训》中说:“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返归于本性的根本就在于去掉心中所承载的赘累,去掉那些东西使心居于虚,虚是道的处所。有道的存在,长寿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只有回归于自然才能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