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不知从何时起,这些疾病成为常见病,而且年轻化。据说2045年,人群中患有癌症的比例可达到1/3...人类为何会出现这些失配性疾病?那么这些病症的根源在哪?如何在环境迅速变化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健康? 人类进化五个阶段:①直立猿、②南方古猿、③狩猎采集者、④冰河时代的古人类、⑤有文化创造力的智人。每一阶段的进化,人类都在根据自然环境做出适应,①从四肢行走演变到直立行走,是为了更有效率地采集食物,减少能量消耗;②面部与牙齿的改变是为了能更好咀嚼坚硬、有韧性的食物,以适应野果缺乏的环境;③开始狩猎和采集是为了解决食物变稀少的问题,也为了能更好的消化食物;④人类脑容量大小的改变,是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的栖息地环境,为了繁衍生存;⑤伴随文化的出现,智人最终用智慧和力量赢得了整个世界。 但随着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出现,地球上的食物不再稀缺,人类的寿命似乎越来越长,可众多的文化变化,改变了人类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诱发了很多健康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失配性疾病”。 “失配性疾病”,是进化失配假说是将适应理论应用到了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上。总体说来,每一代的每个人都继承了上千种会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因,这些基因大多数都经过了此前几百代、几千代的自然选择,它们改善了人类祖先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能力。但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信息革命,进展越来越快,人体基因的进化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人食用的食物,使用的药物、所作的工作、摄入的污染物、耗费和摄入的卡路里数以及承受的社会压力已经完全不是祖辈的了,但我们的心脏和血管以及其他细胞和爷爷没有什么区别。 “糖”本来是人进化的功臣,但葡萄糖和果糖过剩,龋齿,胰岛素分泌过高,糖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和相关癌症及并发症,此时,糖成了罪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