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城人中秋节美食的讲究

 唯我英才 2018-09-2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中秋节和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我国农历习惯将一年十二个月又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这天恰好是秋季的正中间,故称为“中秋'。

       中秋节的饶城人对吃有什么讲究吗?那是大有文章可做啊!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化,那一代代留下来的许多有趣的习俗,有的保留了下来,有的则被淘汰了。

图片来自网络

     通常来说,中秋节人们所提到最多的是月饼,送节礼物也是以送月饼为首选,这无可挑剔。当然,新女婿送节可别忘了给丈母娘送几斤猪肉,还要送上一只活鹅啊!如今可方便了,大都是改成送上几张百元大钞就省事了。

☞八月过中秋,茅楂红溜溜☜

玉山:茅楂会(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四五十岁以上的市民,都还会记得,家中买斤把苹果,也只能一家子人,每人分一个而已,有的人家小孩子多,只好一人一半。而那时在家里,只要听到大街上有人呼叫'卖茅楂啊!',孩子都会高兴跳起来,随着母亲出门,而后围着卖茅楂的生意人转悠,母亲也会买几挂回来,一人一挂,圈在脖子上,又漂亮又好看,数量又多,关键是便宜。绝对比昂贵得吓人的苹果更省钱,也让小朋友们喜欢。可如今的饶城街头却根本看不到卖茅楂的生意人,就是有人来卖茅楂,恐怕也没有哪个小朋友会去买来吃。


      现在只有玉山县横街镇每年八月十二日的“茅楂会',尚有出卖茅楂的村民,而买茅楂的人也是图好玩图新鲜,甚至还有的人买了茅楂挂在脖子上,是让摄影爱好者拍照或者是让自己的朋友用手机拍照留念,根本就不是去买去吃。现在物质丰富,吃的东西太多了,谁会稀罕吃茅楂!再说现在买苹果也早就时兴一筐一筐买,后来又买一箱一箱的精包装,那个买几个苹果应应时节的年代早就成为历史了。

☞ 七月半,打开观(看)。☜


     这是上饶人一句民间俗语,就是指普通的芋头。说的是以前每年过中元节(七月半),到自家自留地挖一碗芋头,因为还没有大熟,只能找一找,看看能不能凑合一碗,所以说打开看。而现在大棚里的芋头或外地调来的芋头,菜场应有尽有,不仅中秋节大量上市,中元节也早就有很多了。以前过中秋节,芋头就是纯芋头,而现在大多数人家过节烧芋头都会烧成牛肉烧芋头,确实是美滋美味。










信州人吃粉干

     再说说信州人为什么有中秋节吃粉干的习俗?据传说,月亮里的兔子喜欢吃青豆,青豆壳和青豆叶。上饶话叫粉干的干字,读音又与官字同音,粉干的干字与当官的官字是同音字。所以说中秋吃了粉干运气好,能升官发财!说实在的,饶城人中秋节吃粉干大都是带少量汤的炒粉。这碗粉干主体是白色,加上青豆的绿色,新鲜红辣椒的红色,真可谓色香味俱全。


粉干的制作

 

      粉干的制作方法是将水粉(湿粉)捞出来晒干,然后将几并捆扎起来,一般是五六并做一扎,面上放置一张红纸,红纸上面印刷粉厂的厂名和地址,还会加上一句祝福语。实际上以前吃米粉没有现在那么方便,平常人家都是早餐吃粥,根本吃不起米粉,我记得小时候父母亲说明天早餐不吃粥,去换米粉吃,我真的是会高兴得睡不着觉!大多数人家过生日或祝寿,早餐都是吃面条,很少吃米粉。那个年代饶城榨粉店家也很少,从花亭子到火车站就只有一家。在普庆堂大药店的下面几家店,后来渡口豆腐厂,除了做豆腐卖,还加工少量的水粉,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买水粉吃,竟然一个人拎着一个菜篮,从三官殿(现在的九小附近)走到水南街购买。你说吃碗粉有多困难啊!家里买点粉干,是等有贵客来时招待的佳品。所以说过中秋节,吃盘炒粉干,也算是一种享受了。虽然现在吃碗水粉已经不是很稀奇的事了,可是我家中秋晚餐还是坚持来一盘青豆、红辣椒炒粉干!


      本文从中秋节送礼写到茅楂与苹果,又写从芋头到粉干,这些生活的细节的改变无不透露出历史变迁所带来的大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