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我们知道,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古诗。属于中秋的古诗也有很多。 如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又如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是,如果说写中秋最美的诗篇,应该属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国诗词大会的嘉宾蒙曼老师,在她的《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一书中特别提道:
那这首诗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快跟开开爸爸一起来品读吧。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短介王建(约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曾一度从军,大约在46岁开始入仕,曾经当过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官。后来出任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他与张籍的关系非常好,而且乐府与张齐名,世人又称“张王乐府”。 诗歌讲解讲解前开开爸爸重点说一下生词
一个圆月的十五晚上。 当时诗人正在惆怅家人的离散。中秋按说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但是他一个人在外面,心里特别想家。所以,他就想起来写这首诗,送给他的一个朋友。 这个朋友姓杜,时任郎中(唐朝的官职名)。 第一句说的是:院子里的月光一片白色,树上很多乌鸦已经飞回自己的巢。 第二句:寒冷的露水滴在桂花上。这句开开要重点讲一下。 我们知道,在古人的心里,每个季节都有代表的花朵。比如春天是桃花,夏天是荷花。那秋天就是桂花喽。而且桂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在八月,恰是中秋时分。 诗人举头望去,一树桂花被露水打湿,心中不免有所联想。 最后两句正好点题。 圆月明亮。 今天晚上大家都在看吧?既然如此,那绵绵的秋思又会落在谁人那里呢? 难道诗人真的不知道秋思落在谁人心上吗? 当然不是。 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很含蓄,一般不直接说出来。这也是它美的地方。 诗人没说出来的,那个人就是杜郎中啊。 吟诵小贴士这首诗押的是发花辙,即韵母包括a、ua、ia。 “中庭地白树栖鸦”的“白”是入声字。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念sì,作名词。作动词时念sī。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