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短的一段时间,我都在孩子教育上较劲儿:我家大大不喜欢主动打招呼,比较慢热,我总是想着法儿地把她推上台,希望她外向一点、热情一点。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亲子矛盾,鸡犬不宁。 直到两年前,听林文采博士的讲座,恍然自己的问题在于: 1、我没有打心底去接纳和信任大大。 2、我当时并不知道孩子有“天生气质”一说。后来,养育慢慢得法,自然就轻松、有效了许多。 林文采博士是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美国临床辅导学博士、著名的萨提亚临床督导及课程导师。她做了超过10000个案例,帮助父母给到孩子“心理营养”,并出版成《心理营养》一书。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从讲座和书里受益匪浅的两点,希望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都能更多接纳孩子,因材施教,让孩子得到充分的成长和绽放。 文章开头,我们先尝试问问自己孩子这样三个问题: ① 爸爸妈妈爱你吗? ② 如果你犯了错,爸爸妈妈还会爱你吗? ③ 如果你犯了非常非常非常严重的错,爸爸妈妈还会爱你吗? 可能在父母心目中,三个答案都是肯定的。但大家不妨看看孩子如何作答。 我已经将这三个问题测试了身边50多个家庭,非常不幸,家长的答案和孩子的回答没有一个是百分百吻合的。 爱,真的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事。 接纳——深深的接纳上周,闺蜜打来电话跟我吐槽,说乖巧懂事的儿子,突然对着姥姥吼:“我要打死你!” 那会儿,闺蜜正在摆放餐具准备吃饭,顿时惊呆了,很严厉地对儿子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以后我们家不许说这样的话!否则家法伺候!”那顿饭吃得很不愉快。 我猜,这不会有用。 果不其然,昨天闺蜜又来了电话,说儿子再次说了类似的话,被爸爸狠狠地凶了一顿。 这类事情,我家曾经也发生过。处理方法在于,能不能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 闺蜜说了: “我怎么没接纳?几乎给了他所有我能给予的,也充分尊重他的意见。” “当他说打死谁谁谁,你还能接纳吗?” “怎么可能,小时候就这么恶狠狠,长大得了啦?” 这便是关键了,我尝试慢慢来捋清“接纳”这个词。
这是林博士的“心理营养”中的第一点。 书中划重点: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基础是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情绪。 孩子说“打死谁谁谁”,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他怎么能这样?这样下去还得了?“这还得了”源于父母对未来的猜想,实际上并没有信任孩子,于是开始一连串的说教、禁止、凶孩子…… 我们可以怎么做? 首先要相信他不可能这样做,然后去想想话背后的原因:他怎么了?什么事情让他这么愤怒? 除个别极端的孩子外,这都可以走向了解孩子情绪的通道,才会真正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孩子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表达情绪,但不代表满足孩子所有需求。 我们常看见超市里,一些孩子众目睽睽之下,为了想得到某个零食,撒泼打滚、大声哭闹,让家长难堪,迫切想要制止孩子的行为。 这时,一些家长,会把孩子“收拾”一顿,一些家长会顺从孩子。 接纳孩子的正确做法是,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明白孩子想要某一样东西但被拒绝是不开心的事。然后共情,抱抱ta,告诉ta你能明白他的感受。等情绪稍微平复再跟ta沟通。 不给买东西一定有我们的理由。孩子一时半会儿不能接受也是正常。家长要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让ta知道父母的原则,知难而退。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不会以哭闹为手段,胁迫父母让步了。 淡定妹还是抓狂哥?了解一下孩子的“天生气质”知道吗?养育孩子,如同养一株植物,首先要了解: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花?需要哪种肥料?需要多少阳光和水分? 每个人都是有“天生气质”的,那是我们的出生密码。 我从《心理营养》中读到这点的那一刻,仿佛发现了新大陆。随后,将这一理论告诉了家人和一些朋友,大家明白“天生气质”后,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变得更容易接纳孩子,也更有方法去养育孩子。 什么是天生气质?发展心理学里,孩子的气质Temperament指他们探索和回应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与生俱来的。 做父母的,需要通过学习、分析:我的孩子属于哪类孩子?了解ta在哪方面更有天分?在哪方面容易出问题?越早观察到孩子的天生气质,越能更多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性格的优点和不足,相处更轻松,养育也更有策略。
天生气质分为这四种: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大家可以对比各自特点,找到孩子的类型。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具备以上四种气质,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在孩子的性格中,占比最大的是他们的主导气质。当然,这不绝对,只是拥有极高的倾向性,还需要配合我们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 此外,年龄和性别也会有所影响。比如男孩身上的“乐天气质”会多一些,女孩身上的“忧郁气质”会多一些。 2、对号入座,因材施教 既然找到了孩子的天生气质,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找对方向,因材施教了。 大大读幼儿园时,我曾对她人际交往能力有限而格外担心,因为我很羡慕人际交往能力好的人,于是我把这份期待投射给孩子。此外,我很受不了她的慢条斯理,经常催她做事(现在看来,真是多余了)。 不单单是我,身边很多家长也这样:希望个性活泼的孩子,能安静一些;期待安静温和的孩子,更外向一些。 这样一种类似“围城”的效应,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们做父母的,不懂得欣赏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天生气质,决定了孩子的个体差异。 后来,我了解到大大是淡定妹——D冷静型孩子:小心谨慎、思维能力强。 这类孩子特点是:比较安静内向,喜欢独自一个人待着,不喜热闹,只会选择与少数几个特别信任的人交友。 所以,我的养育重点是:接纳慢节奏,多给肯定,鼓励表达自己的感受。 要知道,淡定妹的慢,真的常常令人抓狂啊。其实慢是因为个性谨慎,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多一点时间思考和准备。面对这类孩子,如果我们希望她哪个方面做得更好,就多在那方面认可、表扬她就可以了。只有通过正面肯定的方式,才会激发孩子的积极行动的动力,让他变得更有力量、更有行动力。 此外,作为一个冷静型小孩,本来就不喜表达,交友圈也不大。我需要给她更多接纳和耐心,引导她表达自己感受,不逼迫她去交很多朋友。只有在时机合适的时候,鼓励她慢慢向更多的人敞开心扉,扩大自己信任的人群。 当我明白“天生气质”这个事儿,自然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便有了更多接纳,也更好“因材施教”了。 我将其他气质类型的养育关键词,简单跟大家说说: A——乐天型孩子养育重点:优质关系、打温情牌、计划和责任。 B——忧郁型孩子养育重点:心理营养、情绪管理、人际交往。 C——激进型孩子养育重点:建立道德观、激发同情心、放弃控制欲。 如果需要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在私信回复“养育重点”,获取具体的养育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孩子不管是哪种先天气质,只要它没发展到带来不良后果(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破坏环境),就不需要我们过度干预。 接纳孩子,是“心理营养”的第一步,也是父母养育孩子的必修课。天生气质,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接纳孩子。当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孩子时,更能看清楚ta行为、语言的内在原因,因材施教,让孩子的成长、学习更顺利! 林博士常说:养孩子有什么难?如果鸡犬不宁,十有八九是方法错了,理念错了! 没有人天生就懂得如何养育孩子,那些年,我们挖过的坑,只有通过更多的学习、成长去慢慢填,希望我们都能从“鸡犬不宁”中获得解脱,走向从容。 —END — 今日荐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