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议论文思维模式(六)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9-24

高考议论文思维模式(六)

发散思维,需要同学们更好的辩证分析作文题目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下面我们一同在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

阅读提示:《羚羊木雕》是一篇中学课文。文中写一位小女孩把爸爸送给她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转送给好朋友。父母不高兴了,坚持要女孩去索取回来;看看儿与媳的严肃态度,孙女的一脸不情愿,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对于文章中的事件与人物,多数教参与评论文章均赞赏小女孩的纯真友谊,认为长辈应该给予尊重;人们强烈批评父母重利轻义,对女儿很不尊重;大家众口称赞奶奶,认为她慷慨大度,轻利重义。本文作者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小女孩私自赠送贵重物品不妥;认为父母追索财物理所应当,只是方式方法简单了点而已;通过辨析,认为人们误读了奶奶。

请认真阅读,并完成后面题目:

《羚羊木雕》一家三代的是是非非

课文《羚羊木雕》写一个小女孩把父亲送给她的羚羊木雕转送给朋友。父母得知后,强调羚羊木雕是贵重物品,逼着她向朋友要回来。这使小女孩很伤心。如何认识小女孩的赠送与索回这件事,是这篇课文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高考议论文思维模式(六)

孩子的馈赠行为并不妥当

中小学生的友谊是很纯真的,其间应力避金钱物质的渗透。除非雪中送炭般的帮困,他们之间最好不要有物质性的馈赠。据此,小我们认为,女孩将贵重物品增人并不合适。

其次,父子间的赠送与朋友间的增予是有差异的。父母赠与未成年子女财物,一般并不与所有权的转移画上等号。因为家人是一体的,财产也是一体的;家内赠送,更多地属于使用权的给与。况且,作为子女的监护人,赠送的财物当然还在自己的监护之下。幼儿学钢琴,父母买一架高档钢琴送给他;后来孩子厌学了,他有权把琴送给外人吗?有人买房,房产证上的户主是未成年孩子的姓名,这孩子能自作主张送房给人吗?毋庸讳言,只能否定。

小女孩的赠送行为显然不妥。因为那木雕很名贵,属于家庭资产的一部分——这一点,连“万芳的妈妈”也一眼就看了出来。

高考议论文思维模式(六)

父母要求追索木雕无可厚非

理由很简单,因为那是贵重物品,是家庭资产,不可随意放弃。这一点,连受赠方的母亲也持相同观点。

再说,追索木雕也是对女儿施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父亲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父亲的话很在理。“不是不可以”,言下之意是最好不要;即使“可以”,也只能是糖果、点心之类。如此教育子女,很有必要。

当然,在孩子思想认识有效提高之前,父母就采取威逼手段,强制性地催促孩子前往索取,过于着急,过于简单化,造成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效果不好。可以慢慢来嘛,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处置嘛。

.

高考议论文思维模式(六)

奶奶并非支持孙女的行为

人们都说,只有奶奶支持孙女。其实,非也!

关于奶奶,课文只有两句话:

其一: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其二: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关于第一句话,奶奶为什么“没有说”。可以设想,要放弃木雕吧,那是贵重物品啊;要索回木雕吧,孙女受委屈。两难之下,难以抉择,所以“没有说”。

最关键的是第二句话。对此,有不同解读。究竟哪一个符合奶奶的原意,值得深思:

A、奶奶说“算了吧!”是慷慨大度的表现;奶奶说“这样多不好!”是重义轻利,应该点赞。

B、奶奶说“算了吧”,是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不是支持孙女的做法。奶奶说“这样多不好”,是担心引发冲突,产生新的矛盾。

C、奶奶说“算了吧”,是针对儿子媳妇对孙女的逼迫,是在为孙女解围;奶奶说“这样多不好”,是指强制性逼迫的方式不好。换句话说,奶奶反对的是儿子媳妇强势威逼的做法,并没有反对他们用其他方式索回木雕。

如上三种意见,哪一种更合乎原文的意思?那应该看看奶奶发言的环境。请看原文:

她(指妈妈)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奶奶突然说了上面的第二句话。可见,奶奶针对的是儿子媳妇那“等待”的目光,针对的是孙女的“眼泪”,据此,C的意见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看来,教育孩子正确处置财物,引道他们结交纯真友谊,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