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怎么吃?丨最全食物嘌呤表,会吃的人不担心尿酸高

 李骨匠图书馆 2018-09-24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


一、什么是痛风?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简单的说,痛风,即高尿酸血症的俗称,也就是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高,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各种原因导致嘌呤代谢异常时,会出现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血中尿酸的含量增高引起一系列相关症状。



究竟为什么会得痛风呢?戳视频动画

来源:腾讯视频

制作:Nucleus Medical Media

听译:孟小猫


二、痛风的治疗

01

一般治疗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0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

(2)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

(3)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


▲提示:治疗痛风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


03

间歇期和慢性期

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1)抑制尿酸生成药: 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

(2)促尿酸排泄药  :①丙磺舒;②苯磺唑酮;③苯溴马隆。

(3)新型降尿酸药 

(4)碱性药物 

提示:治疗痛风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


04

肾脏病变的治疗

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应选用别嘌醇,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


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经过合理的降尿酸治疗,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


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急危重症,迅速有效地降低急骤升高的血尿酸,除别嘌醇外,也可使用尿酸酶,其他处理同急性肾衰竭。



4招帮你远离高尿酸

01

充足饮水


  充足饮水可以增加尿酸排出,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随时随地小口喝,特别是运动期、睡前、晨起、洗澡后更要喝。


02

不要饮酒


  酒精会促进嘌呤分解为尿酸,抑制尿酸排泄。


  如果难以避免,男性、女性每天酒精摄入应分别控制在25克和15克以内,酒精摄入量可以用2500或1500除以酒精度数得到每天大约喝酒的克数,如男性喝50度白酒控制在50克以内。


  痛风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禁酒。


03

低盐、低糖饮食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建议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约1啤酒瓶盖),并减少含盐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肠、挂面、蜜饯、蚝油、酱油等的摄入。


04

恰当烹调减少嘌呤含量


  嘌呤为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在食用鱼、肉类食物时,可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可减少此类食物中嘌呤含量,同时也减少热量。


  烹饪厨具方面建议选微波炉、不粘锅和烤箱。使用微波炉或不粘锅可避免因食用油过量而造成的热量过多,同时减少维生素的丢失。烤箱既能除去多余的油。在烤鱼或肉时在盘底铺上铝箔纸,可吸去溶出的嘌呤和油,从而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和热量。


敲黑板


痛风治疗,管住嘴很重要!



最全“食物嘌呤等级表”


超高嘌呤食物,痛风和高尿酸的人应该完全避免;中高嘌呤食物,应该严格限量,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食用;低嘌呤食物,几乎无需顾忌其嘌呤含量。


嘌呤含量

食物类别

食物清单

超高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150毫克/100克

动物内脏

肝、肾、脑、脾、肠等

部分水产品

带鱼、鲶鱼、鲢鱼、鲱鱼、沙丁鱼、凤尾鱼、基围虾等

部分汤

浓肉汤、浓鱼汤、海鲜火锅汤

中高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在75~150毫克/100克之间

各种畜肉

猪、牛、羊、驴肉等

禽肉

鸡、鸭等

部分鱼类

鲈鱼、鲤鱼、鲫鱼、草鱼等

甲壳类

牡蛎肉、贝肉、螃蟹等

干豆类

黄豆、黑豆、绿豆等

中低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在30~75毫克/100克之间

深绿色嫩茎叶蔬菜

菠菜等绿叶菜、芦笋等嫩茎

花类蔬菜

白色菜花等

嫩豆类蔬菜

毛豆、嫩豌豆等

部分水产类

三文鱼、金枪鱼等

大豆制品

豆浆、豆干、豆皮、腐竹、豆腐等

低嘌呤食物
 嘌呤含量<30毫克/100克

奶类

牛奶

蛋类

鸡蛋等

浅色叶菜

大白菜等

根茎类蔬菜

土豆、芋头、白薯、木薯

茄果类蔬菜

番茄、茄子等

瓜类蔬菜

冬瓜等

部分杂粮

小米、荞麦、燕麦

水果

葡萄、苹果、草莓等

精米白面

米饭、馒头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