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9-24

看久了会写诗的


往期精选

2018\09\24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应该是一个喜庆的节日。然而,关于中秋的诗词,大都充满了悲伤的情感。大概,中秋之夜最易引人共鸣的便是那“月圆人难圆”的遗憾了吧。如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这种遗憾渐渐被抹平,我们期盼中秋节能读一首乐观向上的诗词。于是,诗词君推荐了明代徐有贞的《中秋月》。





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词牌名“中秋月”,很是应景,但诗词君在1667个词牌名中没有找到这个词牌。与“忆秦娥”相比,除了末句多一字外,其他句式基本相同。有可能这是徐有贞根据“忆秦娥”自创的词牌。


再来看整首词的形式。如果词共有四句,首句的结尾“偏皎洁”是次句的开头,次句的结尾“阴晴圆缺”又恰好是三句的开头,以此类推,三句的结尾是末句的开头。更奇特的是,末句的结尾“中秋月”,正好与首句相同,如此便形成回环往复的效果,读起来饶有兴味。



内容上,全词围绕“中秋月”展开,主要论述了中秋月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月到中秋分外明;二是:月有阴晴圆缺。


关于前者,古人早有提及,如唐代的栖白在《八月十五夜玩月》一诗中所写的“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再如唐人许棠在《中秋夜对月》中所说的“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其实,月到三五便团圞,既已圆润,自然皎洁。但人们都一致认为,只有中秋的月亮才是最明亮最美丽的,所以作者用了一个“偏”字,对前人的说法表示赞同。



接下来一转,说即使是这么完美的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之憾。“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句,也是陈说前人的观点。宋人邵雍说“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辛弃疾也说“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好容易盼到月圆时,却撞上了一个阴天,希望也就随之破灭。词到这里,情感显得有点低沉。然而,作者却继续写道“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再次转折,言月缺月圆是自然之理,为月缺而悲伤,实在无济于事,还不如为月圆人亦圆而欢喜呢。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几句,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道出了天下所有人的共同心愿: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在每个阖家团圆的好时节里,一起欣赏明媚的月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