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中的治国思想精髓,记住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

 cqtsgzf 2018-09-24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他的思想的某些方面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不但不过时,相反,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恰恰成为现实社会中的较先进的。

一、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

出自先秦《孟子·尽心上》。良好的治国措施,不如善于教育民众崇德守法。此言教育对于治国安邦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二、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出自先秦《孟子·公孙丑上》。饥饿的人对食物不讲究,易于满足;口渴的人只要有口水喝,也就非常满足了。意谓人在危境时,对生存的要求是很低的。孟子此语意在劝说统治者要关心百姓的温饱问题,认为老百姓只要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不难治理。

三、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出自先秦《孟子·公孙丑上》引孔子语。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达政令还要快。这是孟子引孔子之语说明实行仁政对于治国的特殊意义。

四、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出自先秦《孟子·离娄下》。莫:没有人。君主仁德,天下没有人不仁德;君主有义,天下没有人不讲义。这是孟子的名言,其意是强调君主修德养性、以身作则对天下人的影响和作用。

五、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出自先秦《孟子·梁惠王下》。国君施行仁政,那么老百姓就会热爱他们的长官、为他们的长官不惜一死。这是孟子在回答邹穆公问政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强调“仁政”在收获民心方面的意义。

六、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出自先秦《孟子·梁惠王上》。老百姓都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奔流不息,那么天下还有谁能抵挡得住他呢?这是孟子劝梁襄王实行“仁政”以争取民心的话。以水往低处流作比,强调实行仁政在争取民心方面的特殊作用。

七、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出自先秦《孟子·尽心上》。好的政令,老百姓都对它有敬畏之心;好的道德教化,老百姓对它都怀有喜好之情。好的政令,能得到老百姓的财富支持;好的道德教化,能赢得老百姓的心悦诚服。孟子这是谈“善政”、“善教”在治国安民中的重要作用。

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出自先秦《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脑力劳动者,此指统治者。治人,管理他人。劳力者,体力劳动者,此指被统治者。治于人,被人管理、统治。治于人者,被管理者、被统治者。食人,供养他人。治人者,管理者、统治者。

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出自先秦《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反农耕的适宜时间,粮食就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入大池将鱼种打尽,鱼鳖就会吃不完;刀斧按时进入山林砍伐,木材林木就会用不完。这是孟子跟梁惠王谈治国时所发表的见解。

十、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出自先秦《孟子·梁惠王下》。以老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君主,老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君主,老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这样的君主还不能使天下臣服,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孟子与齐宣王谈治国之道时所阐明的政治主张,其主旨是强调执政者应当“与民同乐”、“与民同忧”、“乐民所乐”、“忧民所忧”的思想。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