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事管理:三个要素,长远任务随手记

 绍漳图书馆 2018-09-24

---导言部分----

在你的待处理清单上,是否会有一些事情长时间的盘踞在上面,72小时内没做,但也不该被删掉,这样的事情通常对你有长远的价值。

我们总是倾向于先做有趣的、简单的、新奇的和急迫的事情,无论你如何努力,这个倾向是没法改变的了。

糟糕的是,那些对你而言富有意义的事情却通常都是颇具挑战的长期任务,过程不但困难重重,还乏味无趣,而且只有在临近截止日期时才会显现出急迫,因此,你不得不学习一些时间管理方法来更有效的处理好这些长远的要事,这节课将为你一个重要的时间管理方法——蛋糕切分法,结合前节课所学,将补足你在长远要事管理方面的缺失。

----案例部分----

人有处理急迫事情的快感,这感觉会使我们忘记重要的事情,我的两个经历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那是个夏天,和同学一起旅行,旅途很愉快,到了最后一天,大家都懒洋洋的在住所呆着。牵头的同学在和另外两个人在一起核算这次出行的费用。我一看表,该出发了,不然有赶不上火车的风险,赶紧告诉了他们。十五分钟后,他们依旧没动,我着急了,说其利害,他们才组织收拾出门,仍是不紧不慢,他们说,打车到火车站,只需要25分钟,时间足够。

出了门,打车却不顺利,车少,且都不愿意拉到火车站,我们人多,需要两辆车。好不容易终于分头上了车,我的这辆车先到车站,距火车发车只剩八分钟。又过了会儿,眼瞅着还剩三分钟,牵头的同学和其他几人才奔到,我们一行拼命的赶,万幸,上了车。坐定发车后,牵头的同学绘声绘色的给其他人讲述自己如何强大的处理了各种问题:如何和出租司机讲价,如何半路又换了车,如何当机立断拍给司机100元司机才愿意拉到火车站之类。

我在前面坐着,心想,早点开始收拾准备,这一切不就都不用发生了,他兴奋的神情却像是完全忘了这一节,沉浸在了自己随机应变的快乐之中。那位同学的状态像极了我第一次创业的处境,当时什么都没有,纯靠关系拿下的客户,项目交付过程困难重重,我一个人只身扎在客户那边服务,处理各种问题,当时我觉得自己特强大,解决问题能力特强,不可一世,却从未想过梳理流程,整理产品以便可以拓展更多的用户,最后,三年过去,我们还只是那一家客户。

----分析部分----

这样的状态被称作“救火”,哪紧急就奔哪儿去。这是是有快感的,情绪上的大起大落给人带来的刺激不亚于做过山车,而更为重要的事情则可能是每天检查消防设备和安全隐患,听着就枯燥乏味,干起来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这过程产生不了任何英雄式的人物,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普遍都是天天在救火,无暇去顾及那些对于自己长远更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眼前急迫的事情和长远重要的事情,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像士兵,时刻保持紧张状态,快速应对突发情况;一种则像哨兵,站在更高处,观察远方环顾四周,发现一切可能性。要想让自己能够管理好长远的重要的事情,必须将你思维的哨兵模式激活。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你的大脑必需能发现重要的事情,意识到某些对你长远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这无疑是前提条件。我的那位同学要先想到该出发了,才可能做出出发的准备。我自己在客户服务的过程中要先懂得累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流程对于未来业务拓展的重要意义,才可能腾出时间精力着手此事。对于所有人而言,必须先认识到身体健康对自己的重要意义,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健身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上。

更进一步,你会发现对于大部分重要的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但单纯的知道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大脑会欺骗我们,所以必须得给重要的事情以公平角逐的机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大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执行任务是它,决定执行哪些任务不执行哪些任务也是它,这就导致了当眼前紧迫的事情和长远的事情同台竞争时,后者已经直接处于下风,“暗箱操作”决定了大脑不会给长远的事情分配时间和精力。大脑会选择忽视重要的事情,并用否定和压抑两种方式不公平的对待它们。当我们想到要进一步提升自己,比如学习某个未知领域、开启某项新的事业、建立某种新的人际关系,想法产生时,自我否定就跟着来了,我们会怀疑自己,我们会对自己说那不切实际,我们会说那太过理想。

而当我们面对一些自己无法否定的任务,比如假期作业、复习备考、或某个有明确截止日期项目任务,我们的大脑则会压抑它,想到应该早点着手行动时,我们的大脑便立刻使劲把想法按下去,然后顾左右而言他,投入一些电子设备的刺激中,这样,更容易把想法暂时忘却。

直到最后期限来临,大脑再也无法搞鬼,才投入去做事,这时,压力山大,非常焦虑,我的某些学员在报告他们截止日期前赶工的感受时,甚至会提到他们有自杀的想法出现。

有了前两部,哨兵才能够大显身手,它发现的情况能够及时上报,上报的信息能够得到重视,但就算重视了,也不代表重要的事情变简单了,真要让这些事情心想事成,必须有方法快速推进它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开始行动,能够以更短的时间看到成果,我们才会愿意持续的向其中投入精力,为此,你还必须掌握迅猛行动的方法。

----方法部分----

你很幸运,因为在第一课里,我已经教会你了实现前两个条件的时间管理工具,这里只需要稍做升级即可,它们时随手记和待处理清单,这一部分将重点教给你蛋糕切分法,用来更快的推进长远的重要的事情。

先来看看随手记和待处理清单是怎么帮助你实现让大脑发现重要的事情并公平对待它们的。

随手记的要求是随时随地写下一切你想到的也许需要处理的事情,并且不去区分这是一件紧迫的事情还是一件长远的事情。

这就意味着,依靠随手记就可以实现哨兵的侦查工作,全天监控自己大脑中的想法,其中重要的想法便更可能被你发现。刚开始使用随手记时,你可能记录的事情有限,并且多为眼前的事情,到这里,你要进一步升级,扩大你的记录范围,把尽可能多的事情写下来。

在我的App里,每天要要新增十几个事项,甚至于包括我突发奇想的一些念头,我做过两个公司,创办过三个社区组织、开发过四款App,每一个成果最开始都只是源于一个小小的念头。

而随手记形成的那张待处理清单,由于它在大脑以外,大脑就不能做暗箱操作,无法否定和压抑它,当你习惯了每天开着待处理清单来做事情,大脑就必须关照那些长远的事情,这样,它们和那些紧急的事情就都能均等的获得大脑的资源,眼前必须做的事情不耽误,长远重要的事情也能得以进展。

前面提到过,那些相对长期的事情通常都难度大,挑战高,由于是长期任务,又不能很快搞定得到最终结果,所以我们总会倾向于能拖就拖。因此,你就有必要学会蛋糕切分法。

请你把一件要事想想长一个大大的蛋糕,可能比你的屋子还大,要吃掉这块蛋糕可不容易,你能怎么做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小碟子,拿个小刀子,找个合适的位置,先切下一小块,放在盘子里吃掉,吃这一小块可容易得多了,不像对着整个大蛋糕那样会望而却步。吃完一小块,就再切一小块,就这样一块儿一块儿的吃,多大的蛋糕都能被你慢慢的蚕食掉。

长远的事项,都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一个行动就能搞定的事情,因此,往往涉及到若干多个行动步骤,而且,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在你完成第一个行动之前,你可能根本不知道第二个行动应该是什么,也就不可能实现制定一份行动计划出来,这时唯一能做的是就是找出第一步能做的行动并且把它做了,这就和切掉大蛋糕上的一块一样。

比如我之前想学一门新的外语,英语学烦了也没什么长进,日语以前学过不想重操旧业,所以我选择了完全陌生的法语,可是,怎么做呢?我想到的第一步是“先了解一下如何学习一门外语比较高效”,这就成为了我的一个行动,于是我上网搜索,在豆瓣上发现一篇长长的帖子,介绍外语学习的一些技巧和坑,在这个帖子里,我知道了几个学外语的工具。于是,我又想到我应该了解一下这些工具,并选定一款尝试开始操持起来,这就成了我的下一个行动,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更多的行动被我一一明确下来,每当我找出一个行动,我就把它写进待处理清单,并遵循72小时原则,把这个行动尽快搞定,就这样,事情就一点点的向前进展了。

使用蛋糕切分法就是要一个一个的切出下一步行动,面对这下一步行动(了解下如何学一门外语)要比面对整件事情(学法语)轻松很多,我们就更愿意开始动起来。为此,下一步行动应当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下一步行动完成后,应该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比如我上网搜索后得到了关于学外语进一步的信息,从而能产生接下来的行动,清晰的结果也有助于我们产生做事的成就感,帮助我们增加做事的动力。第二,下一步行动所需花费的时间应该较短,理想状态下,三十分钟以内为宜,这个任务量对于我们来说是较小压力的,如果只花半小时的时间就能把一件事情搞出结果,我们的拖延问题就会减小很多。第三,下一步行动的步骤应该提前想要,这代表你知道要做什么也知道如何做,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GTD工作方法的发明人美国的戴维·艾伦就非常重视蛋糕切分,他认为确定下一步行动至关重要,这使得我们的注意力就从庞大的、无从下手的想法集中到了容易操作的心动上来了,从而避免了拖延的发生。

现在,你已经学习完了六节课,希望你可以好好的回顾一下,把随手记、待处理清单、蛋糕切分法72小时原则和状态优先法融会贯通,真正应用到你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很快你就能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你也会惊奇的发现,时间管理不是自我束缚,它更像是心想事成的秘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