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古砖文以前我见到过,这几个字大部分都认识:有些字臆造的痕迹非常明显。有几个个字是中山国金文,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其他地方,但这又不是中山国器皿,中山国目前没有出土古砖,所以,我认为这是随便乱编的几个文字。如果这是块古砖,这块砖就应该假造的,假的概率是80%。---------------------------------------------------------- 1、3、5比较好认,是「隹(唯)、册、王」,但都写得不标准。其实,「隹(唯)」用在这里是绝对不符合殷周铭文的语法的,「隹」的本义是「短尾鸟」,在金文中一般假借表示「在XX时间」,比如: 《麥方鼎》:「隹十又一月」,表示「在十一月」。 《利簋》:「隹甲子朝」,表示「在甲子日早晨」 也假借表示「雖」、「誰」,如: 《中山王鼎》:「隹(雖)有死罪,及三世,無不赦。」。。。。「非信與忠,其隹(誰)能之,其隹(誰)能之。」 在殷周铭文中,如果「隹」是第一个字的话,一定是跟「维、唯」同意,表示「于XX时间、在XX年月」。 「王」字写得不是「王」,也不是「主」: 「王」字是「斧鉞」的象形,一般是底下的一笔弯曲,不可能上下两笔都弯曲的, 如果是「主」字,又少一点,而且下面一笔不应该弯曲。 7是「軍」或者「均」,9可能是「寶」字。我猜测他是写的「軍」字,但是写错了,写成了十分相似的「均」字: 「軍」出自中山国金文: 有鉴于造假者这么烂的水平,照着写都写错了,我觉得这个字就是「宝」字写错了: 可能是就模仿下面两个金文,从「玉」从「贝」: 「2」是「鐸」字,「4」是「易」字,「6」不是「(井丮)字」就是「夙」字。2不可能是其他什麼字,就是中山國金文中的「鐸」字,但這造假者写的太烂了: 可能不清楚我临一下:
造假者他想骗别人,想求得一点变化,但是他不知道这种字体非常之特殊,不可能出现在其他地方。 曾侯乙编钟金文上「鐸」字的右边: 「易」字虽然也写得不标准,但马里马虎可以认。 「6」可能是「夙」字或(井丮)字。 「8」是「商」。「10」是「折」:「商」字容易认,「折」字是很典型的中山国文字,通假「哲」:
------------------------------------------------------- 所以,这一块古砖上出现了几种文字风格,不是假的是什么?「鐸、折、军」是中山国文字,中山国这种风格的文字,叫做「蚊脚体」,不可能出现在其他的地方,「鐸、军」两个字,很明显想临摹中山国古文字,但临错了。 如果是真的,就是中山国的古砖文,那为什么不是统一风格的文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字都写错了?说不通的。 所以就是造假拼凑的。我还是那句话,造假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造出一副没有破绽的铭文,我是没有看到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