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把香,瑞香科植物用途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0-29

一把香资料

一把香(Wikstroemia dolichantha)来自于瑞香科,荛花属。别名土箭七, 一柱香, 香构, 矮陀陀, 竹腊皮, 铁扁担, 山皮香。

灌木,高0.5-1米,多分枝;老枝渐变为紫红色,幼枝被灰色绢状毛。叶互生,纸质。

穗状花序具花序梗,被绢状疏柔毛,组成纤弱的圆锥花序;花近无梗,黄色,花萼窄圆柱形,外面被绢状柔毛,花期夏秋,果期秋末。

产云南及四川。生于海拔1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及路旁干燥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剑川及鹤庆峡谷中。茎皮纤维可制高级文化用纸。

【彝药】

由咂:枝、叶治外伤出血,关节脱臼,骨折《滇药录》。

山皮条,犹咂:根治面寒胀痛,胃脘饱闷,气滞腹胀,一心潮热,风湿,跌打,骨折《滇省志》。

【资源志】

根(一把香):辛、苦,温。宽中理气,活血化瘀,接骨。用于哮喘,齁病,牙痛,外伤出血,骨折。云南民间用于性病。

开头

文中的一把香是在昆明长虫山遇见的,目前文献中还没有关于一把香的系统研究。关于他的资料目前只有上面提到的那些。

因为他来自于瑞香科,我们来了解一下瑞香科,从而对她和她的兄弟姐妹先有个大概的认识。

瑞香

瑞香是瑞香属中的名种,亦可为瑞香科的代表种。它是一种常绿灌木,花有香气,瑞香原产于我国,多见栽培,古籍中也多有记载。

“瑞香花”之名源于《药性考》,在《群芳谱》中名“魔囊”,《花镜》中名“蓬莱花”,《广东新语》中称“夺香花”,《清异录》中叫做“睡香”。说起“睡香”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故事。

据宋《清异录》记载,庐山有个和尚,白天在一块大石板上睡觉,梦中闻花香浓烈,及醒来,记忆犹深,便在附近寻找香气的来源,果然发现一株花木正散发着浓香,就称它为“睡香”。

此事传出后,四方的人都为之惊奇,说这是花中祥瑞,遂称之为瑞香。现今庐山锦绣谷仍有瑞香花。

瑞香不仅栽培为观赏花木,而且其花入药,治咽喉肿痛、风湿痛,茎皮纤维还可作人造棉。

芫花

芫花之名源出《神农本草经》,它的花入药,有逐水涤痰的作用。河南称芫花为“闹鱼花”,因将其叶与根放入鱼塘中,就能将鱼毒死,故又名鱼毒。

芫花为我国的特产种,是一种传统中药,用其根皮引产很早就有记载。

结香

结香是落叶灌木,花黄色,有芳香,又俗称黄瑞香。其树皮富含纤维,可作人造棉。全株入药,有消肿止痛作用,可治跌打损伤及风湿痛。

狼毒

狼毒分布于东北、华北至西南。为有毒植物,但其根可入药,治水肿腹胀、心腹疼痛,由于有毒,内服宜慎。

了哥王

是著名药用植物,本种根及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等功效。

“了哥王”之名源于《岭南采药录》。该书有谓:“叶和盐捣烂外敷,能去皮肤红黑血痕,拔毒消肿”。

《南宁市药物志》还记载其能治麻风病、梅毒、痈疮等。但因本品有大毒,用时极宜慎重。

此点在《生草药性备要》中有记述:“九信菜(即了哥王)有毒,能杀人,不可乱服,此药毒狗,犬食必死。”

据《岭南草药志》谓:如加酒九蒸九晒或久熬,可降低其毒性。了哥王的茎皮纤维亦可造纸。

瑞香科

该科植物多有一定毒性,尤其是对皮肤及粘膜的强烈刺激性,且具较显著的生理活性,一直为各国药学及化学工作者所瞩目。

其中含有的许多重要化合物,具抗生育、抗白血病或抗肝炎、镇痛、镇静及镇咳祛痰等作用,部分己用于临床。

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瑞香科中发现最早且分布最普遍的一类成分。其中瑞香素具有镇痛、降压、抗缺氧及抗关节炎作用。

瑞香素除具镇痛、镇静及抗炎作用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瑞香科植物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类成分,目前大约有近30种。

芫花素为该科发现最早的一个黄酮,芫花素为中药芫花中镇咳祛痰的主要有效成分,经药理及临床研究证明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略有平喘及消炎作用。以其为主的总黄酮片已经作为镇咳祛痰新药批准生产。

抗癌活性

历史上早已知道瑞香科植物多具有强烈毒性和刺激性,而近年因发现这些毒性成分往往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它们主要是影响细胞代谢,使淋巴性白血病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木脂素类

木脂素类是由苯丙素衍生而来的一类植物成分。在瑞香科植物中发现的有10余种,部分化合物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的作用。松脂素具有很强的杀鱼活性。

其它类化合物

从甘肃瑞香中发现了一种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甲醚,从黄瑞香中分离出一种具止血作用的紫丁香甙。

结尾

一把香的介绍就到这里啦,上面提到的他的亲戚们,芫花和结香在前文有介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历史图文中搜索。

其他提到名字还没遇到的植物,再后面遇到后会陆续介绍,文中的图片都是一把香的,没有和文字一一对应啦。瑞香科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香豆素、黄酮及木脂素类化合物等类型。

该类成分既有其抗癌、引产的一面,又有其毒性及皮肤刺激的一面,甚至致癌。

我国有着较丰富的该科植物资源,深入开展该类化合物的化学、药理、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寻找新的植物抗癌剂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香花·毒草·名药—瑞香科植物撷英 汪劲武

(2)瑞香科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河南中医学院植化室 刘延泽 带冀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