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茶——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我不赖你赖谁 2018-09-25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幽幽茶韵,淡淡茶香。茶以及与茶有关的一切都蕴含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静,怡,真”, 是古人的追求,为今人所传承。汩汩而下的清水氤氲了茶人的世界,壶里翻腾的茶叶舒展出最美的姿容,清亮润泽的茶汤装点了小巧精致的品茗杯。含一口茶水,如咀着一朵小花,香气蔓延在唇齿间,慢慢逸出在整个房间,人在其中,心随之宁静。一杯清茶在手,万千烦恼皆休。

无论是缓解工作压力,还是三五朋友相聚,抑或只是独自小酌,品茶饮茶在近几年已经慢慢流行。 然而我们今天的许多人对中国茶并不知之甚明,有些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怎样,茶在我们中国古人的生活中究竟是什么地位,茶道茶艺究竟源起中国还是日本?从今天起,小编就将推出一系列与茶和茶艺有关的文章,为大家简洁明了却又精确详细的介绍我们中国的茶文化。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一篇,茶文化的发展


茶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与茶叶的国家。茶树最早发现于中国。而茶的利用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演变,增添。对茶的利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药用,食用,和饮用。不同的利用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更替,不同的利用方式也衍生出不同的用茶饮茶器具。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


先秦时期:

《神农本草》里,有这么一句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在这里,茶作为药用的价值有所体现。另有书上记载,“采其叶煮而成茗粥”这里的茗也是茶。而茗粥就是茶作为食用的一种利用方式。而古代,茶便有苦茗,苦荼等多种称谓。


汉魏时期:

汉代,茶在民间的利用还是以食用为主。但在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之中,茶作为一种饮品已见于记载。 西汉词赋家王褒的书《僮约》里有言“烹荼尽具”,就是煮茶来招待客人。可见至晚到西汉时期,茶已经成为一种饮料出现在史料之中。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饮茶习俗开始全面普及的一个时期。因为还没有成熟的茶叶加工工艺,茶汤味苦。所以当时的人们,饮茶方式是在煮好的茶汤中加入一些调味料,如葱,姜,桔皮,盐等等。

唐代:

到了唐代,茶已成为“比屋之饮”, 即家家户户都会饮用。可见茶已在当时中国的各个地区的普及程度。同时,茶开始“流于塞外”。而在一本名叫《膳夫经手录》的书中,有一句话“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可见当时的人对茶的推崇已然至此。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大历年间,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这部书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饮茶技艺,制作加工等等的一部集大成者。

 

唐代饮茶的方法主要有煎茶法和淹茶法。煎茶法是指将茶叶炙烤之后,碾磨成粉。烧水后,将茶粉投入,变成茶汤,加料即可饮用。茶具的使用上,主要是茶碗。上层社会或皇家使用的是瓷器,而底层老百姓则用粗陶等。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法门寺鎏金茶具

宋代:

宋代的饮茶方式主要为点茶。宋朝的点茶与唐朝的煎茶的区别是,煎茶是把茶粉放入沸水之中。而点茶是先在碗里放置茶粉,再注水,注水的过程中,不断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这样的饮茶方式也催生出一种奇特的活动,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中,那就是“斗茶”,也叫“茶百戏”。两人对斗,或多人共斗,用点茶后上浮的茶沫作画,围观的人群品评哪个人做出的画更好。这种茶沫作画也叫茶丹青,丹青一词便由此来。

明清时期:

至明清两朝,中国的茶文化已至成熟阶段。茶文化回归本真,品饮方式与现代相近,即整叶茶冲泡。

 

近现代:

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在近现代有一个断层时间,现代的茶艺,功夫茶,茶道等真正开始发展于1982年。就如文艺复兴时期一样,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复兴我们古人所有的茶艺。在研究了我们古代的茶器,品饮方式等等之后,潮汕四宝(也称茶室四宝)便应运而生。潮汕四宝包括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玉书煨即烧开水的壶,为赭色薄瓷扁形壶。潮汕炉是烧开水用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孟臣罐就是泡茶的茶壶。若琛瓯即为品茗杯,为白瓷翻口小杯。很显然这套潮汕四宝已是我们现如今常用的功夫茶常用茶器的一个雏形了。


茶叶制作工艺的发展

从汉魏到初唐,茶叶的加工方法从原始的散茶到原始的饼茶。新鲜茶叶烘干晾干,再制作成饼状。便于运输,贮藏。 唐宋时期出现蒸青的团茶,用蒸汽进行杀青的工序。到了明朝,蒸青发展为炒青。



六大茶类的形成

中国是产茶大国,在明清时期已经开始把茶分为六种,即我们常说的六大茶类。这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另外现在还有再加工茶(花茶、果茶)等等。在这六大茶类中,绿茶是产量最多,产茶工艺最早形成的一种茶类。到明清时期,其他各种茶类的加工技艺则完全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