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唐太宗】

 MAY的学习簿 2018-09-25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268-和-帝王书家 唐太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68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268-和-帝王书家 唐太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68

每日一题

    帝王書法家首推唐太宗。虞世南影響大。《晉祠銘》、《溫泉銘》行書入碑。田老師認為他的楷書可能不如行書。

每日一字

    学写“和”字。这个字有五种读法。左边的禾不可以写得太高,右边的口不可以写得太扁,相比之下靠下一点,但不能取齐足。第一撇要藏锋起笔,接下来的一横要斜势向上,不要平,竖要细并顿收。口字离禾字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口字的最后一横必须挡住右竖的去向,把横伸出去。写行书的和字有个技法,就是要写成扁形的,不要写成长形的,主要是左边的禾字的竖不要写的长了,右边的口虽然没和左边的齐,也基本上齐。草书的“和”和草书的利就差上面的一点,加上一点便是利,去掉一点就是和,所以一般不写这种和。最好还是写右边是两个点便代替了口字了。龢也同和,但麻将和了不能用龢,和面也不能用龢。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和,相譍也。从口,禾聲。       ——《說文》


和,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禾”作声旁。     ——《象形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古文字的和字,左边像一多条竹管合并而成的笙箫之形,代表一种吹奏乐器,右边的“禾”则是声符表示读音。因此,和字的本义应该是指乐声的调和、和谐,引申为温和、柔和等义。
   和平:指战乱平息,秩序安定。
   和戎:戎,指少数民族。古代汉族和少数民族结盟友好,称为“和戎”。
   和亲:和睦相亲。又指与敌方议和,结为姻亲。
   和光同尘:把光荣和尘浊同样看待,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而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
 
另:
 
  【构造】形声字。甲骨文从龠(口吹排箫),禾声。金文大同。古文简化,省作从口,禾声。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龢与咊。俗又改作和。如今皆用“和”来表示。

  【本义】《说文·龠部》:“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指音乐和谐。又《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指口相应。本义为声音相应,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

  【演变】 和,读hè,本义指①声音相应:人不倡不~;阳春之曲,~者必寡。又特指②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写诗词:诗成遣谁~?~诗。又读hé,引申指③乐声和谐:音声相~;谐~。又引申指④和睦,协调,和顺,平和,太平,相安:西~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声不~平(乐声和顺)。非宗官之所司也;血气~平(内心平和)。志意广大;今皇帝并一海内,天下~平(太平);讲~。又引申指⑤温和:风习习兮~暖。由和谐又引申指⑥恰到好处,适中:礼之用,~为贵。用作动词,指⑦调和,调味:掌王及后、世子膳羞(馐)之割烹煎~之事。进而引申指⑧搀和:回看血泪相~流。又表示⑨连带:时挑野菜~根煮;~盘托出。用作连词,表⑩并列:老师~学生。用作介词,相当于⑾跟:这事~他没关系。又读huó,由搀和引申指⑿搅拌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又读huò,指⒀搀进,搅拌:~点麻酱。又作量词,用于⒁次数:衣服洗了两~。又读轻声·huo,作⒂双音词的后—个音节:软~;搀~。

  【组字】和,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口部。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咊,形声,从口,禾声,读hè,声音相应。后作“和”,左右部件调换了位置。引申为依照别人诗词格律或内容写成诗词。又读hé,引申为声音和谐、协调、和缓、结束战争或争端、比赛中不分胜负、温暖(多指气候)等,假借为介词(连带、相当于“向”“同”)、连词(相当于“跟”“与”)等;又读huó,引申为在粉状物中加入水或其他液体搅拌、揉弄,使黏在一起;又读huò,引申为加水搅拌使变成稀的东西、量词(用于洗涤时换水的次数、煎药的次数)等;又读hú,假借为打麻将或纸牌时取胜。《异体字表》以“咊”为异体字。 

  【辨析】①“和”与“咊”不是等义异体字。②和/及 这两个字都用于连词,连接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并列成分。当连接多项成分时,一般用在最后两项成分之间。它们的区别是:“和”连接的成分在意义上没有主次之别;“及”连接的成份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别,意义为主的成份在前。③用于“和面”,大陆读huó,台湾读huò。④和/同/跟/与 注意这四个字的使用:用作介词时,书面语多用“同”,口语多用“跟”。用作连词时,书面语多用“与”;口语多用“和”,较少用“跟”,很少用“同”。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一)本义指配合领唱者(或主唱者)而歌唱,即唱和的和。今读去声调。字形从口,禾声。(二)引伸为和谐,和平,和缓等义,今读阳平调。又为连带义,引伸用为介词、连词的'和’。

  ○《说文·二上·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段玉裁说,古唱和字不读去声。[按]谐和字《说文》作龤龢。龢字从龠,禾声。吴大澂说,古龢字象以手按龠(yuè)之形。郭沫若说,龠字象编管,即比竹也,如今之口琴。张舜徽说,古人造字之始虽各有专名,而用字之际则竞趋省便,故经传中凡调声调味之字但作和也。

  ○《说文·五上·皿部》盉,调味也。从皿,禾声。段玉裁说,调声曰龢,调味曰盉。今则和行而龢盉皆废。[按]汉字系统由专职字跟兼职字(假借用字)两部分构成,专职字为主,兼职字为辅。龢、盉、咊各有专职,意义单一明确,但这样一来,汉字的总数就大大增加。所以又用假借(兼职)的办法来控制总字数。用和而废龢盉,就减少了两个字。和兼有龢、盉、咊三组音义,也不会引起误解。

资料主要来源:
   翟惠林《基础汉字形音义说解》(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三人吹笙,一人吹和。”这个“和”字是个形声字。甲骨文①的右上部是连结在一起的竹管之形,下部的“口”是把能吹响的竹管汇集在一起,像笙的形状,左上部的“禾”表读音,所以“和”字本为形声字,是笙类的乐器。郭沫若说:“和字或此字之省变。”②是金文的形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是小篆的繁体字。④为小篆的简体字。⑤为楷书,将“口”移到右边。

  《说文》:“和,相应也。”其实,“相应”并非本义。“和”的本义是“笙类乐器”,如《仪礼·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也就是说:三人吹笙一人吹和才能成乐。由此又可以引申为“和谐”,如《礼记·乐记》:“其声和以柔。”在唱歌时,有人唱,有人跟着唱亦称“和”,如《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也就是说:唱那高雅的曲子,能跟着唱的人一定很少。不过这里的“和”应读作hè。

  请注意:“和平”与“战争”相对,可是在古代“和平”多指“和顺”义,如《礼记·乐记》:“耳目聪明,血气和平。”所谓“血气和平”,也就是说血气和顺通畅。  
——(左民安《细说汉字》)

龢与和——和谐之美探源

(作者徐忆农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研究馆员)

  甲骨文与西周以前金文中只见有“龢”,未见有“和”,最早的“和(旧作咊)”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龢,调也。”又云:“和,相应也。”清代学者段玉裁称“经传多借和为龢”,而现存各类传世典籍中,“和”比“龢”使用频次高,看来二字原本形异义别,后“龢”多已改用作“和”。“龢”从字形上分析,当属形声兼会意之字,《尔雅》云:“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此“和”原应作“龢”,最早是古代乐器小笙的名称。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用13至19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插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因此三口之“龢”可以体现不同音调竹管有序组合所产生乐音的和谐之美,而单口之“和”则无此神韵。

  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和谐之义由单字“和(龢)”或“谐(龤)”来表示。如《尚书》中帝舜(约前21世纪)云:“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旧作龤),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和(龢)”显然已从最初的乐器之名引申为较为抽象的乐音和谐与神人交融之义。而《国语·郑语》记载西周幽王(前781-前771年)时史伯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里是说差异性事物之“和(龢)”能够生成万物,如果仅有无差异性事物之“同”的话,就不能发展,一切事物“尽乃弃矣”。这里,史伯将“和”与“同”作了意义相反的阐述,富有辩证色彩。

  无独有偶,古代西方的和谐思想,也同样源自音乐。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美就是和谐,他们认为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这种和谐思想后来被推广运用到建筑、雕刻等其他艺术领域,进而推广到整个宇宙中去。中西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相差遥远,然而从远古起,人们从对音乐和谐的感悟演变到对社会和谐的认识,整个探索过程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和谐,今天已成为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最高境界。

  “龢”字由左边的乐器和右边的嘉禾构成,可以视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之象征,因为文化正是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龢”是将有差异的事物有序组成最美的和谐,进而推动人类社会迈上文明进步的阶梯。

  美国学者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开篇发问:“哪些事件应该写进历史?”在著者眼中,一部世界史,重点要确定历史转折点在哪里。他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是以一种新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技术的引入为开端的,并提出“世界五大文明”学说:文明一,始于原始的表意文字;文明二,始于字母文字;文明三,始于欧洲的印刷术;文明四,始于电子通信技术;以及文明五,始于计算机技术。实际上,中国的印刷术比欧洲早出现数百年,为什么被认定是欧洲的贡献呢?中国在7世纪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1世纪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期,德国的谷登堡才制造出铅合金活字。在此之前,欧洲大多数人不识字,手抄书籍仅可以千计,而到16世纪末印本书籍已达24万种,中国从先秦到明末上千年累计图书约5万种,西方仅用百余年就超出数倍,因此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今天看来,活字印刷明显优于雕版印刷,但古代中国活字印刷的书籍仅占1%左右。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先秦时期已产生了孔子、老子、墨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但从汉代起,儒学被当做治国之本。隋唐以后推行的科举取士制度,着重考核以儒学为基础的文史知识,这些著作需要重复印刷,而活字印刷长期不能保留整版,自然不如能反复印刷的雕版方便。重复就意味着停滞,没有对新知识的渴望,也就没有对活字印刷术的需求。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因此主流画家认为山水画须从上向下“以大观小”,像明代仇英的《吹箫引凤》,瑶台上的人物比前厅的侍女大,台阶也是上宽下窄。但10世纪北宋画家李成曾从下向上“仰画飞檐”,沈括却嘲笑他是“掀屋角”。而15世纪意大利马萨乔借助科学的透视方法,拱顶、阶梯或道路是近阔而远狭,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空间的假象,成为众多画家竭力追求的效果。这种以趋同停滞思维取代存异求变思维,使我们失去了在许多领域站在历史转折点的机会。

  三口“龢”借用一口“和”之字形,只是为了书写便利,但和谐社会不能以孤音相应的“和”概括特质,而应由异曲协调的“龢”体现本质。让思想文化异彩纷呈,这就是“龢”的理想世界。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1-04-25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wbr>唐太宗】


【268-和-帝王书家 唐太宗】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