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把握住条理脉络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8-09-25

9.把握住条理脉络的问题

【原文】夫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干枝万叶。是故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贫有以乐业,困有以处危。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据难履危,利害陈于前,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是故能戴大员1者履2大方3,镜太清者视大明,立太平者处大堂,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孰非其有?夫挟依于跂跃之术,提挈人间之际,掸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何况怀瑰玮之道,忘肝胆,遗耳目,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檄,中徙倚无形之域,而和以天地者乎!

若然者,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以利害为尘垢,以死生为昼夜。是故目观玉辂瑰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登千仞之谿,临蝯45之岸,不足以滑其和;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是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分,达于利害之变,虽以天下之大,易骭6之一毛,无所概于志也。

【译文】是有条理脉络的,得到把握这浑然一体之道,就能贯通千枝万叶。所以只要有了道,尊贵时有行使号令的本领,低贱时有忘掉自卑的办法,贫穷时有乐于本行的途径,困厄时有处理危难的能力。严寒来临,霜雪铺地,这才能看出松柏的茂盛不凋;处境困难,面临危险,利害关系呈现眼前,这才能看出圣人不弃道的本性。因此,头顶青天才能脚踏大地,以天道作镜才能明察秋毫,创太平世道才能处坐明堂,与天道同游才能像日月一样光明。所以用道作钓竿,用规律当丝线,用礼乐作钓钩,用仁义当钓饵,投放到江中,漂浮在海上,纷杂的鱼虾之类赶来吞食鱼饵,哪个不被他所占有!倚仗矜持造作之术,提挈人际关系,推动社会风俗,以摸索事物牵联之奥妙,尚可以放松心志,如愿以偿,并能满足其欲望。更何况有人心怀珍贵之道,心智思想不用于外物,独自遨游于无限之外,不与具体事物杂糅,在遨游中凭依着无形的区域,和天地自然相和谐!

这种人偃息聪明怀抱质朴,视利害如垃圾尘埃,视死生如昼夜更替。所以他眼见美玉象牙、耳听《白雪》、《清角》雅乐,是不会扰乱恬静的精神的;登上千仞之溪的山崖,临近猿猴都晕眩的峭壁,也不止于会扰乱平和的心志的;就像钟山出产的美玉投炉火中烧炼,三天三夜玉之色泽都不变。这是因为这种人获得了天地之发展规律。所以生不足以诱惑驱使他,利难以触动他,死又不足以禁锢他,害又无法吓住他!他是明白了生死之分,通晓了利害之变,即使用整个天下来换取他小腿上的一根毫毛,他都不会心动。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把握住条理脉络的问题,是有条理脉络的,得到把握这浑然一体之道,就能贯通千枝万叶。所以只要有了道,尊贵时有行使号令的本领,低贱时有忘掉自卑的办法,贫穷时有乐于本行的途径,困厄时有处理危难的能力。

——————————————————

【注释】1.员(yuán元)园形。后作“圆”。《管子·轻重甲》:“请以令隐三川,立员都,立大舟之都。”《孟子·离娄上》:“以为方员平置。”《后汉书·张衡传》:“员径八尺。”《徐霞客游记》:“其穴竖而起,亦员如井。”

2.履:(lǚ吕)《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韩非子·说林上》:“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礼记·玉藻》:“履蒯席。”这里用为践踏之意。

3.方:大方,指大地。大员,指天。

4.蝯:(yuán猿)古同“猿”。《楚辞·九叹》:“玄蝯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5.眩:(xuan绚)《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楚辞·逢尤》:“目眩眩兮寤终朝。”《战国策·燕策》:“目眩良久。”《苍颉篇》:“眩,视不明也。”《说文》:“眩,目无常主也。”《汉书·元帝纪》:“靡瞻不眩。”这里用为因眩晕而致眼花看不清之意。

6.骭:(gàn赣)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淮南子·俶真》:“易骭之一毛。”《说文》:“骭,骨交也。从骨,干声。”《埤苍》:“骭,胫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