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 日,在第 27 届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ISH 2018)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专场正式召开。与会专家对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发布《2018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笔者整理了其中要点,供诸位先睹为快。 诊断评估、分类与分层 诊断性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 2.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 3. 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脸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程度,指导诊断与治疗。 诊室血压测量步骤
评估靶器官损害 在高血压患者中,评估是否有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检出无症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 早期检出并及时治疗,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可以逆转的。 提倡因地因人制宜,采用相对简便、费效比适当、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开展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筛查和防治。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高血压定义:在末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 SBP ≥ 140 mmHg 和(或)DBP ≥ 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 1 级、2 级和 3 级。 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 4 个层次。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对应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治疗目标 降压治疗策略 降达标的方式: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 4 周内或 12 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I,C)。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 ≥ 140/90 mmHg 和(或)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启动药物治疗(I,A)。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超过 140/90 mmHg 和(或)目标水平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应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临床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则可对患者进行 1~3 个月的观察,密切随诊,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兄,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圧、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 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主要指施包括以下内容
生活方式干预的意义 药物治疗策略 降压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常用降压药物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 CCB、ACEI、ARB、利尿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本指南建议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用药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 α 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这类药物耐受性良好。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 2 种或 2 种以上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的适应证:血压 ≥ 160/100 mmHg 或高于目标血压 20/10 mmHg 的高危人群,往往初始治疗即需要应用 2 种降压药物,如血压超过 140/90 mmHg,也可考虑初始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如仍不能达到目标血压,可在原药基础上加量,或可能需要 3 种甚至 4 种以上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的方法:两药联合时,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方案 单片复方制剂(SPC)是联合治疗的新趋势
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流程图 相关危险因素处理 1. 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患者,降脂治疗建议如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患者,应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积极降压治疗以及适度降脂治疗。对 ASCVD 风险低中危患者,当严格实施生活方式干预 6 个月后,血脂水平不能达到目标值者,则考虑药物降脂治疗。对 ASCVD 风险中危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他汀治疗。采用中等强度他汀类治疗(I,A),必要时采用联合降胆固醇药物治疗。 2. 高血压伴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推荐进行抗血小板治疗(I,A)。 3. 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HbA1c<7%;空腹血糖 4.4~7.0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或高峰值血糖<10.0 mmo/L。容易发生低血糖、病程长、老年人、合并症或并发症多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4. 易发生房颤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 RAS 抑制药物(尤其 ARB),以减少房颤的发生(Ⅱa,B),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按照现行指南进行抗凝治疗(I,A)。 5. 高血压伴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合并多重危险因素患者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基础;建议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适当补充新鲜水果,必要时补充叶酸。 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1.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ISH 是老年高血压最常见的类型,占老年高血压 60%~80%,大于 70 岁高血压人群中,可达 80%~90%。收缩压增高明显增加卒中、冠心病和终末肾病的风险。 2. 血压波动大: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变异和餐后低血压者增多。体位性血压变异包括直立性低血压和卧位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影响治疗效果,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3.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夜间低血压或夜间高血压多见,清晨高血压也增多。 4. 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增多。 5. 常与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并存,使治疗难度增加。 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值
老年高血压药物应用方法 推荐利尿剂、CCB、ACEI 或 ARB,均可作为初始或联合药物治疗。
老年 ISH 的药物治疗
妊娠高血压
特殊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心衰 高血压伴脑卒中(启动治疗及目标血压) 高血压伴冠心病目标血压 高血压伴冠心病药物选择 稳定心绞痛降压药物首选β-阻滞剂或 CCB(Ⅰ,A)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降压目标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药物的选择 特殊人群:肾脏病等 高血压伴肾脏病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管理
👇 👇 👇 95%的人会继续阅读: 周一查房 | 冠心病所致心衰,扩血管用硝普钠 or 硝酸甘油? 编辑:若水 杨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