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不能言最可人——《麃孝禹碑》畅想

 净觉音慧 2018-09-25

石不能言最可人

——《麃孝禹碑》畅想

俞黎华 

 

 

    20171219日,我专程前往山东省博物馆参观“中国简帛文化展”。

 

石不能言最可人 <wbr> <wbr>——《麃孝禹碑》畅想

看过简帛展,信步来到两汉画像石展馆。迎面看到的是西汉《麃孝禹碑》,它矗立在门前,像一位博学资深的迎宾老者,迎接前来领略汉画像石之美的现代观众。

 

 我不由驻步,仔细观赏这块距今2043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块墓碑。它黝黑的石质,粗糙的石面,清晰不一的刻字,图文并茂的画面,无一不体现着它的历史沧桑和人文价值。但是,为什么将一块墓碑放在汉画像石展馆,虽无不可,(也有将此碑称谓《麃孝禹刻石》《河平刻石》者),但也不够稳妥。不一会,我就找到了“凡是存在,就由它存在的道理”的原因。首先因为《麃孝禹碑》上方刻有两个鸟的图案,左边的是一只引亢欲飞的鹤鸟,右边也应该相对是一只鸟,但因为线条摩泐不清,只有想象的份了。一只清晰可辨,一只模糊不清,好有趣的对比!但凭其阴线刻画简洁生动的形象,列入汉画像石馆就无不妥,何况是稀罕少见,西汉书画同在的刻石呢?

石不能言最可人 <wbr> <wbr>——《麃孝禹碑》畅想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众所周知,西汉的刻石留存甚少,如今所见不过《麃孝禹碑》《五凤二年刻石》《霍去病墓刻石》《群臣上寿刻石》《杨量买山地记》《莱子侯刻石》数块,量少字稀。存字最多者,当属西汉末年的《莱子侯刻石》仅35字。但立于西汉平河三年(前26年)的该碑,则是现存最早墓碑 。所以它有“天下第一墓碑”之誉。

 

石不能言最可人 <wbr> <wbr>——《麃孝禹碑》畅想                                                                        我摹写麃孝禹碑文

 《麃孝禹碑》墓碑的碑制,尚属早期形态,虽然没有像后汉详细的家世,铭颂,以及碑阴立碑者等内容,但有了明确的立碑时间,有了墓主的籍贯姓名,这,也就够了。

 

 值得一提的是碑刻正面上方,除了鹤鸟,还有三角形竖线屋檐状的图案。下面三条界格,豎排刻銘兩行:右行刻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左行刻平邑侯里麃孝禹,中间界格相对较窄无字。 碑的左下方,还刻有一行同治庚午揚州宫本昂、宫顯,任城劉恩瀛訪得此於平邑,江曙高文保来觀。隶书小字。  可知 清同治九年(1870年),宮本昂等人,在山東費縣半邑集(今平邑縣),訪得此碑,并於石側刻跋記之。

 

 石碑首圆形,高147cm,寬45cm。落落大方。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博物馆馆藏中的“十大镇馆之宝”。将这样一块墓碑放在展厅引人注目处,足见设计者的用心。

 

  《麃孝禹碑》在辗转收藏中,据文献记载曾归属南海李宗岱(?—1896,号山农,祖籍广东佛山。官宦世家,出身巨富,李山农曾官职山东道台,署山东盐运使、布政使,是晚清著名的金石收藏家。)李氏将其曾经放置在省府济南东流水街之“汉石园”内。于是我联想到了周永年在东流水街开办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藉书馆”。啊!生于斯长于斯我的故乡——东流水这条老街,不仅风光迤逦,而且文化沉淀如此厚重。

 

想当年,山东博物馆在南新街旧址时,这座西汉墓碑,深藏在院子的碑亭里。四周被门窗包围着,将参观者拒之门外,我想一睹《麃孝禹碑》》真面目的念想,却从没有开眼的机会。现在可以站在《麃孝禹碑》面前,任何的端详观察欣赏畅想都可以在零距离进行。当然,我最多的时间是静静地仔细地查看了《麃孝禹碑》书法的“刀写”之美。

 

《麃孝禹碑》隸書刻石,略含篆意。笔势劲健,體勢開張,可謂西漢隸書之代表作。《麃孝禹碑》的用笔,平中寓奇,粗细变化无多,但是線條挺勁古樸,圆润苍涩,再加上碑面未经打磨,使得线条苍茫模糊,尽显高古。有人谓之金石之美。其实这是天公造化之美,试想当时工匠有意制作苍茫之笔,绝非眼下天人合一之大美。

 

《麃孝禹碑》属于古隶。 字的结体混杂着不少篆书的遗迹。比如:麃的字头,孝下边的子,亥的字形;这正符合早期隶书的“原生态”特色。但是还是留下一些疑问,比如刻手的书法水准,从 平、年、麃、孝、禹等字的书写熟练情况看,明显带有简书的流畅肆意,两个平字的不同结构处理,都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特别是河字最后一笔,平行包抄而形成的强烈疏密对比和与众不同的造型,今人叫绝。但是有些字体比如八、丁、 与上下字的大小反差巨大,特别是成字,明显过小,与上面的邑字间距甚大,影响了字的辨读。

 

  不能不说的是:由于界格以及图案的使用,增加了字面的装饰感,亦弥补了线条单一的不足。这也是值得我们重视汲取的。字距飘忽不一、字形大小反差。碑面粗糙不平,阴线摩泐失真变化,这些都给《麃孝禹碑》艺术水准的解读,留下不少未知和想象的空间。

 

石不能言最可人 <wbr> <wbr>——《麃孝禹碑》畅想                                 我题写的陆游诗句,已在石友创办的“石馆”陈列

      鲁迅先生曾将碑刻的拓片文字称之为“黑老虎”。 有许多不明旧里的人,会对这些碑刻所造成的假象,失察做出误判,清朝李文田、康有为等名家,皆认为此碑伪作。但是对照《麃孝禹碑》同时期的《霍去病墓刻石》和稍后的《莱子侯刻石》等作品对比,基本风格是一致的。加之自其发现以来,潘锡基、李山农等名家题跋、马叔平、王懿荣诸家递藏有序进而推论,也非赝品。

 

《麃孝禹碑》拓片,在2011年山东金诺拍卖时,2200元成交;2013年在北京拍卖10000元;去年在西泠印社以32000成交。可见《麃孝禹碑》正在逐渐受到研究者和收藏者的日益增多的关注和喜爱。

 

       忘记什么人说过,博物馆的功能,可以提供观众历史的穿越、人文科学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这些,我在参观《麃孝禹碑》中,都有诸多的感受和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