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沉是指心不活跃,沉重而不堪努力的心态。 就像一个人不愿移动,做事或修禅时拒绝应用正念去观照。 睡眠的心态也与昏沉相同,只是此时似被一种非常沉重的心态笼罩着,以致修禅时会打瞌睡。 这两种心态的同时生起,会导致一个人“衰弱”。就如一位不能长久坐立的病患者一样。 这“精神的疲劳”不可与肉体的疲劳混为一谈。 在精进修禅期间,经过一整天的修禅后,一位正常的人只须睡四个小时便能消除肉体的疲劳。 当然,一些人不会同意这一点,尤其是那些早已接受了一个人必须至少睡七至八小时的理论者。 这理论不适合用在正常修禅者身上。无可否认肉体是需要休息。 一些精进的修禅者则想免掉它,尤其是那些已能进入深定的修禅者。 我们必须学习在睡意生起时便立刻观照它。但一般我们是在睡意很浓时才察觉它。 昏沉和睡眠使到心念乏力、模糊、停滞和枯燥。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克服它。 精勤的观照 精进和努力是与昏沉睡眠盖对立的。精进力可由下列的方法来培育: 下决心精勤的观照以克服障碍,而所激起的精进力必须轻松和顺畅。 修禅者可以有规律及有节奏的观照三处或更多的接触点来增加正念的冲力。 你如果睡意依然持续,修禅者可改用步伐快速的行禅来对治。 修禅者若不断被顽强的昏沉千扰,他应该选用修立禅。 由于站禅需要很多的精进力来维持站的姿势,这方法肯定是可以成功的克制昏沉。 有些非智慧禅的方法,也可以对治昏沉与睡眠盖的。如观照光明。 由于光的性质是明亮和扩展,则它是与昏沉对立的。这其中也包括了光遍处定禅的修习。 在光亮的房间,空旷的地方修禅也有效。 诵念佛经也可使心念活跃起来。其中包括适当的佛法谈论。 还有洗脸、冲凉、摩擦手掌及拉耳朵都能见效。 如果用尽以上所述的方法都不能克服昏沉和睡眠,便去躺下休息一下。当然这是一个最消极的方法。 一些修禅者甚至选用最不舒适的坐姿以使苦受呈现。这方法听来使人诽议,但它总比站在山崖或坐在井边修禅好,最低限度不怕有跌下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