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不值钱,中医的可怜之处!

 终南山中道居士 2018-09-25

在现代管理学中,人力资本是一种和金融资本具有同等价值的东西,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实践也证明,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比重越高,生产力水平越高。中医治疗是一门最具智慧的活动,学会这套本事,往往需要医者数十年,并花费大量的精力、金钱,可是,它的价值在医疗实践中一点也显现不出来,它大大制约了人们学习中医的热情。


我们先从中医诊断来说吧,同样是诊断,西医凭借精密仪器,可以挣大量的钱,几乎占整个治疗费的一半。而中医呢?投入是隐性的,比如脉诊,没有十年之功是很难做到精确的,这十年在诊断上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有多少,恐怕一点也不比西医投入的精密仪器的价值低。可中国人却看不到这种隐形的价值,觉得中医诊断什么投入也没有,付钱觉得很亏,都不愿意掏钱,这样的结果就使中医付出没有回报,当然就没有人愿意学习中医了!


其实,中医诊断比西医诊断高明得多,诊断结果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原因很简单,西医以细胞病变为病,检查出细胞病变,那就是有病,检查不出来,那就是没病,西医经常遇到明明病得不轻,却什么病因都查不到。而中医以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为病,它检查的对象是五脏六腑,看看它们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多少。要知道,细胞病变都是组织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达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必然结果,中医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查出细胞病变之前的量变到了什么程度,而西医却只有等到细胞病变了才能够检查出来,那时,疾病往往已经很严重了。


显然,中医诊断比西医精密仪器的诊断更准确,能够让患者更有效地治疗疾病,并防病在先。可它却远远没有精密仪器的诊断挣钱,如此的不公平,让中医们情何以堪?真的希望国人能够正确认识中医诊断的价值,并自愿地掏点钱,不求与西医诊断同等价值,只求中医们的巨大付出有点回报。


除了中医诊断,遣方用药是更具智慧的活动,它不仅需要中医们熟读经典、医案,还要熟悉各味中药的中药的药性,尤其是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经典有多少?多了去了,学会它们恐怕没有十年功是不行的,付出远远超过大学几年,而且是真付出,不象大学象玩一样地度过,尤其还要学习名医的医案,了解中药药性,这样的付出恐怕比那些上硕士、博士的人还要多。上了大学,考了硕士、博士都能找一个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可中医呢?付出的比他们多得多,收入却比他们少得少,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很难。这样的中医谁愿意去干?怪不得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学中医呢!


确实,如果说诊断开方收费,恐怕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很接受,这就造成了中医的困境,他们不得不把诊断开方的收费加到中药当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开长时间服用的大药方。其实,中医是一门不断恢复整体平衡的学问,吃过一段时间中药之后,人的病情变化了,需要不断地修改药方,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但这样中医就更不挣钱了,有良心的中医都是这样做的,况且患者也可以到其它地方拿药,中医巨大付出的回报就等于零了。如此地投入与回报比,学中医的人都可以当成是傻子。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让国民了解中医,了解诊断遣方用药背后巨大的付出,我们不能让中医们既流泪又流血,尤其是国家应该制定这样的政策,找中医看病,医药分开,诊断开方收费,患者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拿药,并由此显示中医的价值。水平高的可以多收费,水平差一点的可以少收费,国家应该制定一系列标准,让中医们巨大的投入能有所回报。这样才是中医之福,国家之福,百姓之福。



推荐公众号主人旧书:《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

《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是第一本从系统科学角度来认识中医、气功以及特异功能的专著。此系统科学非西方的系统科学,而是在中国气一元论基础上重建的系统科学,用它不仅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也可以使中医走向科学化,如果你想学好中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之一。


如果谁有意购买,可以在下面赞赏30元(含快递费),右下留言收件人、地址、手机就可以三四日内送书上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