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硯淺談

 零辰组织 2018-09-25
行内对新出老坑的分级是石肉,底板和顶板三类,都是大西洞或水归洞的石材。
之前断断续续也说过了,端砚自唐开采,宋代开采的为最佳,水岩老坑也是自宋代始开采,端砚在当时有上中下三岩之分,而每岩各有南北壁之别,下岩即水岩,今以水岩统称老坑,其实老麻子坑和坑仔都是近水脉的岩矿,都是水岩,不过今天多用来称呼老坑而已,宋代之水岩,即下岩分为北壁>南壁>中洞,下岩北壁石(老坑)最佳,石质及价值十倍于下岩南壁石,而下岩南壁石又十倍于中岩北壁,如此类推,一方宋代的下岩北壁可抵四百方清代老坑,而一方清代老坑可抵现今十方老坑,下岩北壁石的珍罕可想而知。至明代北壁南壁中洞之石不复有,始开大西洞,小西洞,水归洞,东洞。下岩老坑石的特质是青紫而深沉,故宋人称之曰紫端黑端。到明清,下岩北壁石没有了,只剩下大西洞和水归洞,故明清之老坑已不再主青紫,而是以青蓝为贵了,当然,是不及宋代的下岩北壁石的了。然而,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采用破坏性的开采,开采量之多几乎比过去一千来加起来还多,也将中心的石肉几乎都开采尽了。故此,可以相信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老坑西洞石肉是比古代的老坑石质更佳

图:前者为西洞老坑正脉石肉,后者为老坑底板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