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楚文王

 大唐乌沙山电厂 2018-09-26

说说楚文王

说说楚文王

说说楚文王

说说楚文王

一.

公元前689年,一支人困马乏的队伍,逶迤的行走在土路上,那会儿也没有什么柏油路,就算有高速也没有那种车是吧。这支队伍的统帅是楚武王熊通,这人不能不说算是楚国强大的奠基人。

楚武王这人性格比较怪,对外自称蛮夷,但是,他奠定了楚国的江山。

这人还干了一件后人今天偶尔还在说的事情,那就是怀揣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玉的卞和,持着江湖上传说的那块“和氏璧”献见楚武王的时候,武王手下的玉工们草率的看了一眼,说是一块石头,于是武王不高兴了,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武王登基之后,没想到已经丢了一只脚的卞和又来了,还是揣着那块“石头”,要说这卞和也是“一根筋”,武王又命令玉石匠鉴别,玉石匠还是说:“就是一块石头啊!”武王又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这事儿做的太不厚道了,自己的眼神不好,识不得宝玉,怎么能加害别人?和氏璧最后成为至今人们依然津津乐道的玉之宗,楚武王却有眼不识,关键是他手下那群二货玉工的眼神集体出了问题,或者说这群鉴别的玉工和卞和有仇,故意而为?

公元前689年楚武王起兵讨伐随国,行迳汉水东岸,心脏病猝发,坐在一颗树下病逝。要说这楚人做事也够绝,国君挂了,但是,封锁了一切消息,队伍继续前行,秘不发丧,这事儿做的起码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是保密工作不错,第二估计楚武王挂了的时候天气大概比较冷,便于遗体保存,这要是三伏天,你保也保不住是吧。楚军兵临随国城下,随国臣服。楚军撤退,济汉水而后发丧。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武王死了,总要有个继任者,于是在公元前690年,他的儿子熊赀接班上位了。诸位眼神一定要好,人家不是“熊货”而是熊赀,这个字是两个注解,第一是一种计量单位,第二古音通假通资。

这个楚文王是个有点意思的君王。他小的时候,他爹武王就给他弄了一个贴身的家教,这个贴身老师叫保申,要说这个私人老师,非常尽职尽责,按照那时候的教学大纲,该教礼数教礼数,该教规矩教规矩,什么都不缺。可以这么说,那就是楚文王同学人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就算没拿到什么文凭,不是什么硕士博士的,按照当时的文化水准考核,不含糊。

但是,唯一不足的是,他老子楚武王一直把一国之权攥在自己手里,不肯放权,要不是心脏病突发挂了,估计还是没有熊赀同学什么事儿。

其实,这时候,熊赀都三十好几了。可以说,在春秋各国的皇权更迭的历史上,按照顺位继承的说法,他接老子的王位的时间有点晚。而且,也是因为他老子过于强势,以至于他这个当儿子的也无心去管顾什么国家大事儿,自得其乐,他有三大爱好:良犬,利弓,美女。有了这三样东西,熊赀同学就乐此不彼了,就玩物丧志了,管你娘的什么国家大事儿。

老爹这猝然撒手西去,他有点直眼:唉,人生太突然了,这就当君王了?且慢,我还不习惯,我还没玩够。

二.

所以,就算坐在了楚国国君的位子上,熊赀同学的心思也没用在治理国家上。依旧迷恋良犬,依旧喜欢好弓箭,更不得了的是怀里拥着个大美女舟之姬。

你说你一个国家君王,你玩玩也该有时有刻吧?楚文王同学不是这样,他玩的投入,玩的疯狂,玩的能一年不理朝政,靠着满朝文武大臣自己运作。这种贪图安逸,放荡不羁,不履行君王职责的行为,让楚国君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大家苦口婆心的规劝,熊赀同学继续我行我素。

终于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人不是别人,是熊赀的授业恩师保申,作为曾经辅佐过楚文王的保申知道,这时候不来点玩命的东西,恐怕是唤不醒这个成天迷恋“三宝”的君王了,所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冒死进谏。

怎么冒死进谏?保申老师准备用鞭子抽打楚武王熊赀,然后自己了断。

这想法足够大胆,虽然是自己的学生弟子,可眼下毕竟是一国之君啊。

但是,保申老师主意已决,提着鞭子就进了君王府。熊赀同学不是个糊涂虫,看到老师怒气冲冲的提着鞭子,就对老师保申说:我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是一个诸侯,现如今我又是楚国国君,怎么能随便挨你的鞭刑呢?要不你换一种方式惩罚我吧?

保申听了这话,双膝跪地,热泪长流,哽咽着说:我受先王的委托,保护你,教育你长大成人,不敢辜负他的重托,今天你不让我鞭打你,那我就违背了先王之命,我宁可鞭打你,并因此而获罪,也不能不为这个国家和百姓想。

楚文王熊赀同学没辙了,因为老师把自己已故的老子都搬出来了,唯一的路就是老老实实接受鞭挞。

保申拉过一张席子,让熊赀趴在上面,熊赀同学这时候心里打鼓啊,这要是挨几十鞭子,还不得皮开肉绽啊。也不用几十鞭子,看看今天新加坡的鞭刑你就知道,三鞭子基本就能让你趴半年。

保申看到楚文王趴下了,然后自己也双膝跪地,然后举起由五十余根纤细的藤条编制而成的鞭子,高高举起,然后轻轻落下,一下,两下,三下。趴着的楚文王纳闷了:敢情老师你是给我挠痒呢?这哪是挨鞭子,于是他说:反正我已经有了受鞭刑的名声,你干脆狠打几鞭子吧。

保申说:我听说惩处君子要使他心里感到羞耻,惩处小人,就要让他身体感觉痛疼。如果您感到羞耻却不愿意改正,那么让您痛疼也就毫无意义。如果您还不能明白我的用心良苦,我真的要说我对您的教育太失败了,我愧对先王啊。

保申说完这番话,扔掉鞭子,快步朝门外跑,他要投水自尽,以死谢罪。

熊赀同学这回儿明白了,他忙不迭的安排手下拉住老师,对保申说: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你何罪之有?于是楚文王幡然醒悟,开始废黜自己迷恋的“三宝”,把心思用在了治理国家上。

三.

历史上对这段事情有句成语叫做“受鞭纳谏”。

醒悟了并开始身心投入国家政事的熊赀,很快就展示了自己不凡的政治天赋和才华。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那个因为两次献宝石,而被武王剁下双脚的卞和,天天抱着那块石头在荆山脚下嚎啕大哭。文王派人问他,他说:“臣非悲刖,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楚文王派人彻底的琢理这块“石头”后发现。里面果然是宝,派玉匠剖璞,琢成一块价值连城的希世珍宝,这就是“和氏璧”。

要说,这一点也看得出楚文王比他老子明白。

当然,楚文王的才华可不止发现“和氏璧”这么简单,他打理朝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把首府迁到郢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江陵纪南。楚国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看到昔日放荡不羁的君主,开始把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都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后来的事实证明,楚文王绝非泛泛之辈,迁都之后,也为楚国后来成为春秋时期,疆域最大,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物产丰富的强大诸侯国做了一切准备。

迁都可不是熊赀的心血来潮的行为,而是经过通盘考虑。熊赀发现,因为楚国的疆域在他的老子熊通的努力扩张之下已经十分辽阔,要想有效的控制住整个汉江流域的中部地区,而且还要在中原诸侯国的虎视眈眈之中继续北上扩张,就必须把偏居一隅的首府迁徙到更加有军事经济战略意义的地方,所以郢才最后进入他的视野并定都。

郢都作为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的中心,存在了长达四百一十一年之久。因为它地处汉江平原中部,水路,陆路交通都十分发达,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势险峻,东边与云梦相连,西边接壤巫巴之地,北上中原,南临长江天险,依山傍水,易守难攻,这个地方就是现如今湖北荆州一代。

正是因为楚文王的这个迁都之举,奠定了楚国开拓汉江,北进中原的强大势力。所以历史也有一说叫做“楚人都郢而强”。

四.

熊赀的血液里流淌着他老子熊通的血,那血里面奔涌着扩张的欲望和征服的快感。迁都之后,他最大的兴趣是:战争。他要挥师北上,要实现他老子楚武王没实现的“观中国之政”的愿望。

在熊赀倾心打理朝政的第二年,他出兵讨伐申国。但是,要想伐申,必须经过邓国,按照楚文王的算盘,打算一块把邓国给收了。但是,鉴于和邓国的一些亲情关系,于是他打出了“假道”的旗号,这个“假道”也就是所谓的借道。

邓国的国君是祁候,这人是熊赀的亲舅舅,闻听熊赀要假道伐申,邓国的三个大夫都建议祁候:怎么看熊赀都是对我们邓国心怀不轨,我们看这次他假道的时候,干脆找个机会杀了楚文王,以绝后患。

祁候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在他看来,怎么说我也是他娘亲的舅舅,所谓娘亲舅大,他怎么可能算计我?所以,他非但没有找机会除掉熊赀,还在他假道的时候,按照非常规模的礼仪接待了熊赀。这个舅舅真是仁心宅厚啊,他那里想得到,自己的亲外甥正在算计他。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原大国齐国,在齐桓公的率领之下,在管仲等谋臣的建议之下,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齐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而且还与宋国,陈国,郑国结成了军事同盟,对楚国无形之中形成强大的压力。

熊赀很清楚,必须打通南阳与襄阳之间的军事战略通道,以保证自己疆土的安定。于是楚军一路北上,灭掉了申国,除掉了南部一个最大的异姓诸侯国。而这个时候,夹在楚国和申国之间的邓国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舅舅可以讲亲情,外甥未必认账,于是楚国随便以班师回朝的名义,顺手就把邓国灭了。邓国灭掉了之后,南阳盆地周边的吕国等小国无非是楚国的囊中之物,探手可取。很快就被楚军灭掉,这样北上中原的大门彻底打开。

为了与齐桓公抗衡,楚军开始北上,他们找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说是郑厉公复位“缓告于楚”,听听这都是什么理由,人家郑国的国君复位,就算晚通知你些时日,居然也被视为发动讨伐的理由,但是,人家熊赀就能做出来,于是起兵伐郑。

要知道郑国和齐国可是军事同盟,这伐郑其实也意味着直接向齐国宣战。

于是,在后面的日子里,这两个大国,在中原开始了一场又一场没完没了的战争。

逐鹿中原。

五.

熊赀是一个和他老子一样不安分的人,在他的执政理念里,只有疆域的不断扩张,军事国力的不断壮大,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在混乱的春秋时代的强国。所以,一统汉江,显然不够,远远不够,所以觊觎中原腹地,才是他雄才大略的最重的一招棋。

这时候地处中原的汝水流域的蔡国和地处中原淮水流域的息国出现了矛盾,这让楚文王看到了机会。

楚文王出兵伐蔡的理由,表面上说是应息国国君之请,去惩罚无礼的蔡候。

原来蔡国的夫人息国的夫人是出身在陈国的一对亲姐妹,蔡候先娶,息候后娶。说的简单一点这原本是两个连襟。蔡候娶的是姐姐,息候娶的是妹妹。据说息夫人长的更加闭月羞花,所以,在一次她回娘家的路上,途径蔡国,想到自己的亲姐姐在这里,所以就在哪里住了一晚上。

结果是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

蔡候这人不厚道,看到自己的姨妹貌美如花,就心生歹意,想占人家息候媳妇的便宜。当然估计是没得逞,但是,人家息候的媳妇回去能不说吗,就把这事儿说给息候听,息候一听勃然大怒:蔡候你他妈的什么人啊?可是息国也是一个小国,没有那个实力去征讨蔡国,于是他就给楚文王一个建议,建议楚文王出攻打自己,然后自己向蔡国求助,这样楚国就有充分的理由讨伐蔡国了。

你听听,这都什么馊主意啊。

但是,对楚文王来说,这建议好啊,所以先派兵吆喝着要打息国,息候修书给连襟蔡候求救,那蔡候也是个城府不深的人,哪里知道这是计,忙不迭的举兵救息。其实,蔡国那军力哪能和楚国相提并论,只剩下不堪一击的份儿了。结果一战即败,蔡候逃亡吧,奔着连襟息候就去了,结果到了城下眼睛直了,人家息候不给开门,结果就被楚军活捉。

被活捉的蔡候被扣留在楚国的首府郢都,蔡候知道了这一切原来都是连襟设计的,不由的恨从心生,为了报复息候,他每次见到楚文王的时候,都要说息候的夫人息妫如何貌美如花,当属春秋大美女之一,几次忽悠下来,楚文王居然对他没见过的息候夫人有了爱慕之情,居然说:我要是能见息夫人一面,虽死无憾。

蔡候知道自己的游说奏效了,趁机挑唆说:以君之威,要齐姬美人也不难,何况这屋檐下一妇人?于是在蔡候的建议下,楚文王一巡视各方为理由,攻入息国,扣押了息候,息国就此沦为楚国的殖民地。

楚文王见到了传说中的息妫,蔡候没说错啊,这女人长的:目如秋水,面若桃花,胖瘦适中,举止优雅。当即就立息妫为夫人,称为桃花夫人。

被掠为“桃花夫人”的息妫心里恨死蔡候了,所以一直郁郁寡欢,楚文王了解了她的心思后,对她说:这有啥,等我灭了蔡国替你出气,结果就出兵把蔡国灭了,将蔡候囚禁了起来。息妫高兴了,她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呢。

可怜蔡息两国,算计来算计去,媳妇算计没有了不算,国家也没有了。这楚文王的人生历史,写着战争和美女。

保申举鞭挞楚王,一片铮心日月长;

迷途知返开疆业,郢都汉水几风光。

(又记,读这段历史就琢磨,古人也真有点意思,鞭子举得高,未必来真的,要是把熊赀抽个皮开肉绽却如何?戏份,一切都是戏份,古人也有戏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