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灶台

 李元外文艺评论 2018-09-26
近些年,不知从何时起,入冬后的城镇街头巷尾悄然兴起不少土灶台农家乐饭店。逢年过节,闲暇时日,邀约三五亲朋好友相聚一堂,炖只土鸡,配几碟小菜,上一壶老酒,边喝边聊,拉着家常,随着釜底不断续薪,大家吃得热热乎乎,喝得兴致盎然,打发着空闲的时光。
    
这类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灶台,唤醒了我对乡村生活记忆的点点滴滴,令我回味起曾经在乡村度过的那段快乐时光。
    
以前,农村厨房的灶台是用砖块垒砌烧火做饭的设施,一般呈三角形一连三的锅台,大锅是主灶,小锅是炒菜用的副灶,大锅后通往烟道的后端还连着一个烧热水用被称为煨壶子的陶制瓮坛,主灶的左侧是鼓风的风箱,农家灶台称为地锅或柴火锅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厨房里锅台灶具一应俱全后,柴火做饭就需要供给灶台源源不断的物质燃料。平日里灶台都是以高粱、小麦、苞谷芯或者树叶作为燃料,只有在春节时,为了蒸馍煮肉、出油锅时才将平日积攒打捆的木柴劈开作柴烧。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庭院里都有一个柴火垛,那是以备不时之需储备的柴草。为了节约解决越冬的燃料问题,我和邻居的小伙伴每天放学后,便急忙放下书包,背上竹篮或竹筐,肩扛一只竹筢,到村外路旁田头沟畔清扫树木的落叶,扫完一堆堆树叶收集起来,直到盛满整整一篮后方才回家,将扫来的树叶堆放在灶台角落,以备烧火时使用。
    
柴火锅做出来的食物更易出味,炖出来的食物味道鲜美。灶台点火引燃燃料后,家家户户屋顶上的烟囱里便袅袅升腾起缕缕炊烟,成为乡间的一道风景。那缕缕青烟散发出的柴草味道,对于飨食人间烟火的乡里人,炊烟就是乡村的味道,保留着乡村的体温,散发着母性的气息,是乡村人物质和精神的皈依,人们享受着饱暖带来的物质富足和精神享受。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第一要素,灶台要供给人们一日三餐,丰富着人们的菜盘子。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大地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抖,灶台除了供给人们美味可口的饭菜之外,还是烧火取暖、提供滚烫热水的地方。冬季灶屋随着点燃柴火温度渐渐升高,整个屋内开始暖和起来,全家人借着灶台的余温团团围坐在灶台旁吃饭。虽然厨房里满是饭菜香味与柴火燃尽后的混合气味,但是全家人其乐融融,享受着饭后带给人们的温暖,享受着热饭熟食给予人们充足的物欲和肠胃的快感。没有炭盆的人家围着炉膛里的余温烤棉鞋、烤湿的衣服和鞋袜,或者为怕冷的小孩烘热衣服,这些情节至今仍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
    
灶台对于潮湿的柴火需要使用风箱鼓风吹火,拉动风箱生风,院里院外都能听到拉风箱“呱嗒呱嗒”地响。每天母亲一边烧火一边做饭时,炉膛里红通通的火焰热烈地舔吻着锅底,也将灶屋照得通红亮堂。灶屋里渐渐蒸汽升腾,笼罩着灶屋,烟雾缭绕,弥漫着五谷杂粮成熟时的气息,我和姐姐急不可待围在锅台四周,踮起脚尖眼巴巴望着锅盖下的锅里食物,看看饭菜有没有熟透,盼着饭菜早点烧熟,以便解除那种饥肠辘辘之感,尤其是烹饪油条、馓子、炖鸡鱼肉等各种美食佳肴时,更是令人垂涎欲滴。
    
最难忘的还有每年腊月二十三极富有浓郁色彩的祭灶神仪式。每年小年,忙活了一年的乡亲们即使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事情,祭祀灶君,往往在自家正对着灶屋门的墙壁供奉张贴着灶王爷画像,两侧书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对着年画中灶王爷画像,膜拜祈祷,表达了憨厚朴实乡村人,期盼灶王爷保佑家庭四季平安的真诚希冀和丰衣足食的美好憧憬。
    
自古以来,乡村就一直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乡土灶台喂养了乡村生活,散发出乡村的体温,烹煮出乡村的味道。灶台将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的年成演绎得淋漓尽致,还原出原汁原味的乡间生活。它让乡村从饥饿走向饱暖,使人们在寒夜的沉睡中翻身打个盹,又使乡村从富足中酣然醒来。然而,无论贫困还是富裕,农家灶台始终燃烧保留着乡村的温度,成为延续乡村命脉的血液,成为滋养百姓生活的唐诗宋词。三尺灶台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世代代赓续着乡村的烟火!(作者:李志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