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贷的成本

 lwdalian 2018-09-26


台湾的商业银行,将授信成本分为四大类,共二十项。考虑到口语的习惯和方便,在本文中,我们还是用“信贷成本”来代替“授信成本”。


参考台湾银行的分类方法,我与大陆银行的成本进行了比较,觉得主要的项目基本都在,只是个别项目的文字表达稍有不同,具体详见下表。



大家可能发现,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主要成本,也基本上是这些。这个判断是对的。银行作为一级法人,总行和分支行的成本,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这里,我们还是从信贷成本这个角度、从分支行这个角度来分析。


这二十个成本项目里,哪几项对分支行的发展和效益影响最大呢?我的理解,“存款平均利率、租金与折旧、薪酬、呆账损失”这四项,应该是重点。

 

第一项,“存款平均利率”,其与变动成本中的“利息支出”是密切相关的。


存款付息水平,与存款的结构、期限的关系最大。同时,与存贷比的宽和紧,也有比较大的关系。如某家银行,贷款利率高出当地银行业的平均水平较多,存款利率高一些,也是有一定的消化能力的。但有一个前提,资产质量是优质的,至少,真实的资产不良率,按国际标准是可接受的。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通常实力强、声誉好、规模大的银行,存款的付息水平要低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绝大部分的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是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也是会高于四大行和邮储银行的。

 

第二项,租金和折旧。租金多少,与网点的地段、面积直接相关。


选址要合理。目前的现状是,绝大部分银行的选址,基本上集中在繁华地段和主要街道。今后,选址上也应该差异化,一定要与所服务的主要客户结合起来。以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中高端客户为主的,宜在CBD和商业中心。以服务中型企业、小微客户为主的,要选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大型市场周边、城郊结合部、经济开发区等。


十多年前,汇丰银行在英国的曼切斯特,将服务大客户为主的网点,从原来的市中心繁华街道,搬到与律师楼、会计师事务所一起。好处是自然而然的,了解相关信息更充分、更及时了,房租也降低了。


面积要合理。网点的租期,一般不会超过十年。股份制银行的支行,员工人数一般在20—40人之间。另外,在线化办理业务的比例还在提高,“顾客到店率”(一年内至少到网点一次)还会逐年下降。


网点面积过大,是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面积大了,一方面显得人气不足,冷冷清清;另一方面也加大不必要的支出,如增加租金、增加装修待摊费用、增加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通常一楼的房租要贵许多,所以一楼的面积更要控制。


空置的营业面积和办公区域,产生了银行的“沉默成本”。举个例子,好比有些女士,喜欢买新衣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喜欢穿经常穿的那几件衣服,买来的衣服都挂在衣柜里,并且还是觉得没有合适的衣服穿,再不断买新衣服放进衣柜。这些挂在衣柜里的衣服,就是“沉默成本”①。


我很尊重女士。如果因这个例子冒犯了女士们,还是要请你们谅解。我只是觉得用“衣柜里的衣服”来解释“沉默成本”,很形象。有趣的是,我是在一位知名女学者的书中看到这个例子的。


房子大,就能多吸引客户?这个观点有些过时了,恐怕连你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把增加的租金、装修费省下来,拿出一部分用于激励员工,到是能真正能促进业务发展。


要强化“效率驱动型的成本”的意识,不断提高单个网的产能和人均指标,具体包括经济增加值、存款和贷款的平均余额、客户数量等。

 

第三项,员工薪酬和福利。


 “有竞争力的成本”,应该是银行制定薪酬和福利政策时要重点考虑的。担任过新希望联席总裁的陈春花教授说:“廉价的劳动力不会带来成本优势。”②


员工的收入有没有竞争力,应该怎么比较?主要看相同岗位的收入,你的银行在市场上是否处于领先。偏低,招不来优秀的人。偏高,增加成本。常见的问题是,不分业务板板块和类别,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小微业务、金融同业放在一起,这是要一定要避免的。

 

第四项,呆账损失。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风险损失对成本的增加是最大的。今后几年,这方面的压力仍然会很大。对于原因和压力,大家都已经感同身受,不再做具体的分析了,还是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某经济发达城市,有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分行,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连续多年在当地股份制行中稳居第一,并遥遥领先。遗憾的是,到了2017年底,与2013年相比,该行存款余额下降了近一半,排名退到了股份制银行第四位;同时,贷款余额也减少了30%多。什么原因?我不说,你也知道了。


四年时间里,存贷款规模大幅下降,不良贷款急剧上升,亏损成倍增加,员工收入连年降低,优秀骨干不断流失。派人去做行长,差不多跟抓壮丁一样难。


再来看一下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分析。关于贷款的组合经济利润,中国大陆40家主要银行③的结果是这样的:2015年,贷款组合经济利润为亏损394亿元,而零售贷款创造了2,797亿元经济利润;2016年,经济利润负数更大了,为亏损2509亿元,其中零售贷款创造了2214亿元,比上年也下降了。



“价值毁灭来自对公贷款”,这是麦肯锡报告中的原话,可见损失的程度。对公贷款的经济利润,2015年、2016年分别为- 3191亿元、- 4723亿元。


第一次看到“价值毁灭”这四个字,我是说不出的刺眼,甚至是震惊和愤怒。怎么对银行的经营成果,竟然用“价值毁灭”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数字是冰冷的,事实是残酷的。震惊和愤怒,也只是徒劳。二零一五年,这样描述,二零一六年,依然这样描述。前两年,麦肯锡的报告都是四季度发布的。今年的报告出来,还会是这样的描述吗?

 

再简要梳理一下,以股份制银行为例,这四项重点成本中,有三项应该在第一方阵,有一项要争取进入第一方阵。(1)存款的付息率会高于平均水平,争取能降到主要银行的平均水平,进入第一方阵;(2)网点的面积要适度,选址要合理。要千方百计要提高网点和人均单产,应该要名列前茅;(3)员工的薪酬和福利要有竞争力,相同岗位比较,应在行业内领先;(4)资产质量要优,应该处于第一方阵。降低风险损失是重中之重,风险管不住,对分支行的冲击将是毁灭性的。


最后,用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银行家、工行前董事长姜建清先生的话作为结束语:“真正做到每一项资产业务都讲求收益,每一项负债业务都计算成本,每一项管理行为都厉行节约!” ④ 这三句话,是他在2000年新任工行行长后就大力倡导的。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作为银行人,尤其是银行的高管和中层骨干,重温这三句话,更有意义和必要。


-备注-

 ① 、② 《经营的本质》(修订版)第一章,陈春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③中国大陆40家主要银行:(1)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邮储;(2)12家全国性股份制行;(3)17家资产规模较大的主要城商行:北京、上海、江苏、南京、宁波、盛京、徽商、天津、杭州、哈尔滨、广州、锦州、包商、重庆、郑州、河北、青岛;(4)5家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行: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

④ 《银行足迹——亲历金融改革的思考》(上册),“狠抓效益质量 全面加强管理”,姜建清,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6年10月第1版

⑤部分数据来源于麦肯锡《中国TOP40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2016)、(2017)


-作者-

 陈春祥 ,浙商银行前副行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硕士校外兼职导师。微信公众号:老陈漫谈(ID:),信贷共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