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8期】宾建平:房颤抗凝3.0时代

 hghhphf 2018-09-27

9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北京心脏学会协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承办的'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第8期学术活动在广州隆重举行。


在9月22日的学术活动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宾建平教授对房颤抗凝3.0时代进行了详细阐述。


宾建平教授作报告。


1.0时代:第一代口服抗凝药


口服抗凝药的引入是抗凝治疗第一阶段的开端。维生素K拮抗剂(VKA)为血栓栓塞事件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为华法林,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于临床。


研究证明,由房颤引发的卒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抗凝治疗,如VKA(华法林)进行预防。但是,VKA具有较多的局限性,如治疗窗窄,具有不稳定、不可预测PK/PD数据,与众多食物、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要抗凝监测、调整剂量,起效和失效缓慢等。




2.0时代:非维生素拮抗剂类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


第一代口服抗凝药问世50年后,NOAC解决了传统药物治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发生了变革。NOAC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华法林更好的疗效、更高的安全性。


在卒中预防方面,与华法林相比,NOAC可降低卒中、大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在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急性期治疗方面,NOAC与华法林疗效相似,并可降低大出血发生风险。


表1. NOAC用于房颤相关性卒中预防研究结果


图1.2018ACCP10房颤抗凝治疗指南:不同类型患者的抗凝选择。




3.0时代:NOAC特异性逆转剂研发成功


NOAC特异性逆转剂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抗凝治疗进入新的阶段。理想的特异性逆转剂应具备广泛易得、特异性靶向作用于NOAC、迅速起效、完全逆转、效果可预测、持续有效、无促凝作用、易于使用等特点。


目前,NOAC逆转剂主要有三种,包含依达赛珠单抗(Idarucizumab)、经氨基酸修饰的人类基因重组因子Xa诱饵蛋白(Andexanet)和D-精氨酸化合物(Ciraparantag)。随着依达赛珠单抗在中国的获批,达比加群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特异性逆转剂的NOAC。


特异性逆转剂可以在急诊手术或操作、无法控制出血的情况下消除患者体内NOAC的作用,然后通过其他手段如手术、补液来纠正潜在的出血因素及其他后续症状。


最后,宾建平教授总结称,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证实,达比加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依达赛珠单抗可快速消除达比加群的抗凝作用且无禁忌证。当与患者讨论选择何种NOAC时,应当考虑抗凝药物的逆转性。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柴明霞┆制版 田新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