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被盗)

 安东老王 2018-09-27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

忻州·五台南禅寺造像石塔

 




年代:唐代? ;形制、特点:方形五级石雕佛塔;现状:存五级塔刹已缺,2012被盗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被盗)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南禅寺小石塔,位于忻州市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的南禅寺内。此塔于2012年被盗,今无下落。  

   据新浪博友·爱塔传奇介绍,小石塔高51厘米,方形五级仿木楼阁样式,各层斗拱、出檐、瓦垄样样俱全,每一层都浮雕众多佛像。第一层四角还有四个圆形单层小塔作为角柱,这种组合是金刚宝座塔最早雏形,塔下须弥座和塔刹部分已失。该塔斗拱仅表现两跳华栱,这与现存的南禅寺、芮城广仁王庙、正定开元寺钟楼等唐代木结构完全吻合,现存古塔中的实例有山东历城龙虎塔 (唐代)一层塔檐,整体造型与山东成武田塔(唐代)极似,综合这些实例的比较,足以证明此塔为唐代遗存。


  补充资料:2014年10月8日,安东老王来到南禅寺,遗憾的是,没有见到那座唐代造像石塔,工作人员说,塔已失窃。另外,南禅寺大殿中的十七尊唐代造像,据守寺人员说,现存十四尊,失三尊。如情况属实,则有关资料所介绍的情况当改写。是否属实待考。参见:朝拜南禅寺:五台山行记一

  现据爱塔传奇追踪此塔,确认塔已于2012年被盗。山西忻州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在大殿内保存有一尊小石塔,无创建年号,根据外观所表现出的建筑形式分析为唐或北魏时期作品,然而2012年这尊小石塔却离奇丢失了。

  石塔通高51厘米,方形五层,逐层上收,每层均有仿木结构的塔檐,檐下刻出双抄无令拱枓栱,第一层四角各有一座圆形小塔,总体表现为金刚宝座塔的形式,塔身上各层各面均雕刻有大量佛教造像。1953年发现南禅寺时这座小塔就在寺内,后来一直存放于南禅寺大殿内的西南角处,2012年被盗,至今未能找回。

  图片资料:新浪博友·爱塔传奇



 南禅寺造像石塔图片资料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被盗)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造像石塔原藏于南禅寺大殿里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被盗)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石塔年代久远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被盗)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被盗)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雕刻得很精致 

 

 附:关于五台南禅寺(国保)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代)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关于五台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离县城二十余公里,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建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南禅寺唐塑佛像

山西五台南禅寺石塔(唐代)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殿内十七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